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残疾人群体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常常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因此,关注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并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服务,对于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择“社会工作视角下残疾人心理干预研究——以武汉阳光家园为例”为题,旨在探讨社会工作如何有效介入残疾人心理干预服务,提升服务效果,并为相关机构和服务者提供参考。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残疾人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服务领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残疾人心理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武汉阳光家园为例,对残疾人心理干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工作视角下残疾人心理干预的策略和服务模式。
1. 主要内容
1.分析残疾人心理问题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研究方面,将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阳光家园的残疾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服务需求以及对现有服务的评价。
定性研究方面,将采用个案访谈法,对部分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以及相关机构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残疾人心理问题的成因、服务过程中的困境以及对未来服务的期待。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角创新:本研究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残疾人心理干预服务中,从赋能、优势视角和生态系统等角度出发,探索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干预策略。
2.内容创新:本研究结合武汉阳光家园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残疾人心理干预服务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和评估机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方法创新: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玲,李强.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模式探析[J].社会工作与管理,2023,13(01):45-48.
[2] 刘晓玲.社会工作视角下残疾人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22.
[3] 吴丹.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路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