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状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追求。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理念,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选题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内涵、实现路径及其当代价值,以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guidance。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儒家社会和谐思想是一个历久弥新、博大精深的课题,历代学者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对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研究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文献和观点。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内涵:-探讨“和谐”概念的起源与演变,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梳理儒家经典中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阐释其核心概念、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概括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2.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实现路径:-分析儒家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建设思想,探讨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探究儒家礼乐制度的构建思想,分析其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研究儒家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思想,探讨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探讨儒家教育思想对培养和谐社会公民的作用。
3.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分析儒家社会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意义,探讨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探讨儒家社会和谐思想对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借鉴意义,分析其在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儒家社会和谐思想对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探讨其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价值。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收集与整理阶段:广泛查阅和收集与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儒家经典著作、国内外研究文献、相关政策文件等,并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为研究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
2.文献分析与研究阶段:运用文本细读、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梳理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发展脉络、核心概念、基本内容、实现路径及其现代价值,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精髓。
3.理论阐释与论证阶段:在对儒家社会和谐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时代意义进行阐释和论证,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guidance。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和contemporarysociety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力求突破传统研究的局限性,从新的视角和高度对儒家社会和谐思想进行解读和阐释。
2.研究内容的创新:注重挖掘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探讨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方面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3.研究方法的创新:将文献研究法与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力求更加全面、客观、深入地揭示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内涵和价值。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笑敢. 儒家思想的转化与复兴[J]. 学术研究, 2018(1):4-12.
2. 牟钟鉴. 论儒家的和谐思想[J]. 中国哲学史, 2019(4):3-12.
3. 郭齐勇.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向与儒学的社会价值[J]. 道德与文明, 2017(2):4-1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