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两千余年,礼刑政治作为其治理国家的核心理念和重要手段,贯穿始终,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礼刑政治的运用演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脉络,以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对于今天的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研究目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对封建社会礼刑政治的研究,学界自古以来便多有论述,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对于礼刑关系以及礼刑政治的研究更加深入。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中国封建社会礼刑政治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礼刑关系研究:学者们对礼与刑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张晋藩先生在《中国法制史》中对礼刑关系的演变进行了梳理,认为封建社会总体呈现“礼主刑辅”的趋势。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将以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为经线,以礼刑政治的运用演变为纬线,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礼刑制度的演变、礼刑关系的调整以及礼刑思想的更迭进行分析,揭示礼刑政治在维护统治秩序、规范社会行为、塑造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并探讨其历史成败得失。
1. 主要内容
本选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封建礼刑制度的起源与发展:重点探讨先秦时期礼刑思想的萌芽,秦汉时期礼刑制度的建立,魏晋隋唐时期礼法结合的演变,以及宋元明清礼刑制度的完善与僵化。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结合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国封建社会礼刑政治的运用演变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将进行文献收集和整理。
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学术著作、期刊文献等,全面收集与中国封建社会礼刑政治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为研究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选题的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力求有所创新:
1.将礼刑政治与社会基层治理结合起来研究。
以往研究多集中于礼刑政治的宏观层面,本研究将注重分析礼刑政治如何渗透到社会基层治理中,以及其对基层社会秩序和文化心理的影响。
2.注重分析礼刑政治的负面影响。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艳丽.儒家礼刑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道德与文明,2022(06):24-29.
[2] 张晋藩.中国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31(04):3-14 127.
[3] 谢保成.中国古代礼刑关系的三个层面及其运作机制[J].社会科学,2020(01):122-13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