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城文化与地域特色融合理念下的城际铁路站景观塑造——以南沿江城际铁路金坛站前广场为例开题报告

 2023-08-01 10:21:5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人们出行品质、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高铁站前广场设计不再局限于基本功能需求,而更加重视景观所展现出的人文特点与地域特色。

车站功能从交通转换的单一性趋向城市公共生活、文化融合、商业等空间的集成性,具有提升周边用地价值、提高空间效率等潜力意义,站城融合作为新理念、新模式对铁路交通枢纽站的公共景观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南沿江城际铁路是江苏省首个自主主导投资建设的高速铁路项目,不仅是江苏省域内一条东西向快速交通走廊,也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骨干线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本次设计对象为金坛站站前广场, 首先要满足城市空间构图的需要,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里为市民提供一个交往、娱乐、休闲的场所。

站前广场代表的是城市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客厅,需做到集中体现城市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并能增强城市本身的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的作用,进而促进城市建设,完善城市服务体系,将站前广场的设计延展到城市界面,认清站前广场的基本职能和角色。

其次,要与车站建筑有所联系,发挥站前广场对建筑的烘托的作用,使站前广场与建筑为统一的整体,并且设计上符合高铁站的相关规范以及符合人的行为习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国内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不断更新,城市站前广场的改造和建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站前广场的设计不再局限于基本功能需求,而更加重视景观所展现出的人文特点与地域特色。

车站功能从交通转换的单一性趋向城市公共生活、文化融合、商业等空间的集成性,具有提升周边用地价值、提高空间效率等意义,站城融合作为新理念、新模式对铁路交通枢纽站的公共景观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方案首先从实际出发,在设计上遵循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环境优美的指导思想,贯彻大交通、大空间、大绿化的设计理念,试图在流线组织、景观设计的创新和运用上大都做出新的尝试。

同时融入地域水文化和刻纸艺术,整体设计流线从水的角度出发,体现金坛站的历史特色和发展规划,轴线体现整体广场的秩序感以及轴线周边的自由性。

5. 工作计划

第一周:根据要求对金坛站及周边情况、城市文化等进行资料查询与归拢第二周:对所收集的材料和任务书进行研究分析,撰写开题报告第三周:通过电子地形图、卫星地图对场地进行分析,并查找相关设计案例,汲取设计灵感第四~六周:进行方案构思、提出概念设计并进行初稿设计 第七周: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第八周:设计方案定稿,进行CAD底图绘制,SU建模并进行鸟瞰图的绘制和局部调整。

第九周:进行重要节点效果图的绘制以及分析图(功能分析、节点分析、交通流线分析、空间分析、视线分析、高差分析)的绘制,并进行方案的局部调整,第十周:进行铺地、亭廊等小品的细部设计,铺装设计、设施完善等第十一周:开始施工图的绘制方案分区放大详图、竖向设计及种植设计,并进行设计报告的撰写第十二周:细化和深化方案设计,进行A0展板和A3文本的编排第十三周:完成毕设第十四周:完成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