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1999-2020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6.7%,而其中81.7%电动汽车。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率逐年提升,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越发显现。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93万辆,而充电桩只有60.6万台,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个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加上城市里的停车空间本身就十分有限,许多老式的停车场并没有安装电动汽车的充电设备,许多充电桩只能见缝插针的安装在马路边,这使得电动汽车的停车和充电问题难上加难。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围绕如何高效的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展开设计研究,在现有的停车场所的基础上进行可移动式充电桩系统设计。用户将车停入停车场后,可以通过扫码、手机app操作等方式,方便快捷的找到空闲的充电桩,且充电桩可以自动完成前往用户所在地,连接汽车而,开始充电等操作,降低车主此外,本设计希望对现有的停车场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加入电动汽车的可移动式公共充电桩系统,而无需为电动汽车重新修建停车场。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本课题研究目标是可移动式公共充电桩系统设计,课题研究重点在于开发设计具有切实完备功能的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并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进行系统化设计,使产品兼具较高的使用性与现代感的同时,有合理的使用流程。通过对用户切实需求体验的感受,从而设计出符合用户人机工程关系,满足用户心理需求的服务系统。
预计解决的难题: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来整理和总结前人有关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能够给自己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市场上现有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比较分析,学习其原理和技术;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目前已具备以下课题研究的基础条件:
(1) 经过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已基本掌握了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2) 对产品形态的心理体验、产品设计的表达方式以及产品结构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