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变得多种多样,信息多样化时代早已到来,数据图表越来越多,无疑让作品的表达更加生动明了。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相比于传统纸媒文字,人们更愿意主动选取直观高效的信息呈现方式。阅读方式的改变同时也为信息可视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信息可视化是将大量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转化为视觉形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互动性和图形化语言演示数据向受众传达,信息可视化处理和设计的需求日益旺盛。在外国,数据可视化是一个成熟的技术,他们借助数据可视化技术,有很多的视觉化传播媒体使用图像化的方式进行传播信息,从而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百家姓》用纸做媒介传播一千多年,纸媒的没落也让了解百家姓的人越来越少,《百家姓》的信息可视化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传播平台,更好、更快、更高效的传播给年轻人。那么国内的数据可视化的发展现状是什么呢?其实我国媒体利用数据可视化进行新闻报道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过去,我们借助于常用饼状图、柱状图、表格等形式来美化版面,这种方式陈旧,内容抽象化,流于表面,难以让受众真正理解和思考。所以说,想改变这一状态,需要根据它原有的优势,创新出更多样化的形式。
2.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1.根据所搜集的信息可视化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得出目前科教方面的信息可视化需求增加,现在学习者所使用的大部分还是文字和数据,很少考虑视觉感受。
2.对社会环境和大众审美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提升增强画面趣味性与表达力,思考如何运用图形图像表格的优势,将阅读变为思考,抓住时代发展脉搏。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信息可视化相关资料,进行深入思考,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
2. 分析法:分析信息可视化的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加以认识。正确地将信息可视化设计和lt;lt;百家姓gt;gt;相结合反映出作品意义。
4. 参考文献
[1] 赵凡禹、孙豆豆.中华姓氏大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0;
[2] 王伟、徐碧珺 色彩构成设计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 林国胜 毛利静 刘东霞.字体设计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5. 工作计划
(一)
[1]2022年6月9日启动
[2]2022年6月9日-6月16日 完成毕业设计实施细则的修订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