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纪念性展馆作为承载历史记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其设计理念和展示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情景化设计作为一种强调观众体验和情感共鸣的设计手法,在博物馆展览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例,探讨情景化设计在纪念性展馆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提升纪念馆的展陈效果,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纪念性展馆和情景化设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纪念性展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纪念性展馆的主题表达与空间叙事:学者们探讨了如何通过空间布局、展品陈列、灯光设计等手段,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引导观众的情感体验,例如,孙晓丹、周晃(2022)在《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研究——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为例》一文中,分析了纪念馆如何通过空间叙事来强化主题表达。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纪念性展馆中的情景化设计展开,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例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1.情景化设计概述:阐述情景化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情景化设计在纪念性展馆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情景化设计如何能够增强历史事件的真实感、强化观众的情感共鸣,以及如何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展品陈列的设计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引导观众进行深度思考和体验。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并结合实地调研,对纪念性展馆中的情景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期刊文献、学位论文以及网络资源等,系统梳理情景化设计、纪念性展馆设计、博物馆展览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收集整理国内外优秀纪念性展馆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以及应用效果,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情景化设计提供参考。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视角新颖:将情景化设计理念引入纪念性展馆设计领域,探索如何通过情景化设计提升纪念馆的展陈效果,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案例典型: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例进行研究,该馆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纪念性展馆之一,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
3.策略具体:不仅分析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现有设计的情景化元素,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为该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晓,王建.沉浸式体验下纪念性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3,11(01):108-111.
[2] 黄雪琴,郑捷.纪念性博物馆公共服务的叙事性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2,43(15):274-280.
[3] 王丹,李爽.数字媒体时代纪念馆展览的叙事性设计研究——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J].艺术科技,2022,35(06):133-13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