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增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载体,也随着世界的发展发生了一些的空间经济结构转型。
以#8220;产业链#8221;为特征的空间经济结构特征正在转变为以#8220;价值链#8221;为特征的空间经济结构(唐子来,2015)。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在卡斯特尔斯全球流动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是根据世界城市研究小组GaWC2016年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情况,根据175家顶级的生产性服务业跨国企业,包括金融(75)、会计(25)、广告(25)、法律(25)与管理咨询(25)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在世界526个城市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选取这175家顶级生产性服务业跨国企业在我国一线城市,即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分布,以及这些跨国企业在这些城市的适应情况,通过0~5分制的打分制,0分--没有分布,2分--有部门分布,4分--是否具有域外能力(如:地区总部),5分--全球总部,1分--部门规模较小,专业性人才数量较少,3分--部门规模较大,专业性人才数量较多。
(Ben,Peter J etc.2010)与南京市的企业分布现状和规模地位相比较,分析这些企业在南京的情况和发展前景,并结合我国的大环境变化,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确定南京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升南京的城市排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我国的GaWC城市排名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入围国际前49名的#8220;一线城市#8221;,对于南京、杭州、成都这些属于我国的#8220;新一线城市#8221;的研究相对较少。
国外学者对于我国一线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和世界G7城市的关联度以及和国内其他城市的关联度。
(Ni,2012)通过比较分析这四大城市的GNC指数,分析得出,上海和北京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其全球化规模和全球城市联系程度与我国其他城市相比最高,并且两个城市一个作为国家首都,一个作为港口城市和金融中心的侧重程度也不同。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6日前提交开题报告2)2022年3月17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工作3)2022年5月5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
5. 参考文献
[1] Ben DERUDDER, Peter J TAYLOR, Michael HOYLER, NI Pengfei, LIU Xingjian, ZHAO Miaoxi, SHEN Wei, Frank WITLOX(2010)#8220;Measurement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nnectivity of Chinese Cities in World City Network#8221; China Geogra.Sci(Vol.23)[2] Derudder B, Taylor P J, Ni P et al.(2010)#8220;Pathways of change: shifting connectivities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8221;Urban Studies,47(9)[3] Friedman, J #8220;World City Futures: the Role of Urban and Regional Policy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8221; Cities and Design,1997[4] Catells M.(1996)#8220;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8221; Oxford: Blackwell,1996[5] Brenner N, Keil R(2006)#8220;The Global Cities Reader#8221; London: Routledge[6] Derudder B, Hoyler M, Taylor P J et al,(2012) #8220;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8221; Chelenham: Edward Elgar[7] Lai K(2012)#8220;Differentiated Markets: Shanghai, Beijing and HongKong in China#8217;s Financial Center Network.#8221; Urban Studies:49(6)[8] Ma L J C(2012)#8220;Urban transformation in China,1949-2000: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8221;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4(9)[9] 黄叶芳,梁怡,沈建法(2007)#8220;全球化与国际城市化:国际城市的一项实证研究#8221;. 世界地理研究(Vol. 16, No.2) [10] 叶凌翔.曹湛.岳俞余(2015)#8220;论北上广外资企业属性与其在GaWC175排名的关联#8221;. 博士[11] 张峰(1998)#8220;南京的战略地位和功能定位与中心城市作用#8221;.现代城市研究1998(01)[12] 唐子来,李粲(2015)#8220;迈向全球城市的战略思考#8221;.国际城市规划(04):9-17[13] 程遥,赵民(2015)#8220;新时代我国建设#8220;全球城市#8221;的辨析与展望--基于空间组织模型的视角#8221;.城市规划(02)[14] 唐子来,赵渺希(2010)#8220;经济全球化视角下长三角区域的城市体系变化:关联网络和价值区段的分析方法#8221;. 城市规划学刊(01)[15] 王颖.潘鑫.但波(2014)#8220;#8220;全球城市#8221;指标体系及上海实证研究#8221;. 上海城市规划(0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乡村振兴视域下产业结构升级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开题报告
- 江苏省房地产经济韧性评价及影响机制开题报告
- 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住房自有率空间分异及其影响机理研究开题报告
- 产业协同集聚对不同等级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 “安居”真的能“乐业”吗?城镇住房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房价上涨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开题报告
- 长三角城市群房价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开题报告
- 环境规制下乡村产业发展与耕地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贵州省 2012-2020 年度数据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 基于AHP法的长三角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开题报告
- 基于游客需求的无锡灵山佛教文化旅游区开发评价及建议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