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居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09 13:43:0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工数量持续增加,农民工广泛分布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中,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工群体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居住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住房状况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对于农民工来说,虽然在城市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他们的居住条件却长期处于较差水平,不能公平地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1]有学者关注农民工迁居意愿及居住满意度,发现农民工没有显示出强烈的迁居意愿,也没有对当前流入城市有信任感[2],迁居意愿和住房满 意度密切相关[3],而住房满意度受到社会关系、流动性、家庭生活、居住设施和服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4].

下图是来源于 2014 年中国人民大学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在全国 30个省开展问卷调查,抽样方法为配额抽样与调查后抽样相结合,最终样本量为2470。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年龄段集中在 19—30 岁,多为青壮年,未婚者占一半以上,以中等受教育 水平为主; 超过一半受访者的外出务工时间在6年以上,近一半为跨省流动,月收入以中低水平为主。 流动原因方面,受访者迁居当前城市的原因呈现出较明显的业缘导向和亲缘导向(表2)。在自行填答的原因中,因学业变动和工作单位调动而流动至当前城市的数量较多。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主要是出于经济上的动力和客观因素( 如工作调动、就业分配) 的推动。总体来看,就业、流动、观念三大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状况和居住选择产生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以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和高流动性为主要特征,流动人口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而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当前流动人口的主力军,他们在数量上不断增加,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论文利用随机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的居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居住选择的研究在国外发展得比较成熟,相关研究涉及到居住区位选择、居住流动、住房质量选择、住房权属选择等,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视角,主要有:关注生命周期和家庭规模变化的生命周期视角;强调经济收入作用的经济学视角;从偏好、倾向和文化来解释居住选择的生活方式视角。除了这三个有广泛适用性的理论之外,也有学者根据中国农民工的特殊性提出了用于解释农民工群体居住选择旳理论。

1.居住选择的经济学视角及其研究发现

收入尤其是影响住房权属选择的重要因素。Keding的研究表明,住房权属选择更多是受收入和存款的影响,而不是受由生命周期或年龄所表现的需要的影响,当人们有能力购房时多会选择购买,而只有在优势群体(即收入和资产都较高的人)中,生命周期才会单独对购房起重要影响作用。[5]一项对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移民的研究也表明,收入是移民住房产权获得的有力的预测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0.01—11.10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2022.11.20—11.26 撰写并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022.12.01—03.18 完成论文初稿,进行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吴炜,朱力. 农民工住房福利现状与政策走向———基于福利 多元主义的视角[J].长白学刊,2012( 2) : 028.

[2]Fan C C,Sun M,Zheng S. Migration andsplit households: A comparison of sole,couple,and familymigrants in Beijing,China [J].Environment & Planning A,2011,43( 9) : 2164 - 2185.

[3]董昕.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历史与现状.财经问题研究,2013( 1) : 5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