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却一直存在着明显差距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从整体上看虽然农民已经摆脱了极度贫困的状况,但是要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不能仅仅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是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实现共同致富。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对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异有意还是有弊成为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滞后的城镇化将会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性。相反,城镇化的发展则会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使基尼系数得到优化。基于此结论,论文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快我国提高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整个社会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水平,提高城镇化率,以达到降低基尼系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
基于这种背景环境下本文将从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收入差异现状入手,分析研究我国城镇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城镇化影响了居民的收入结构,城乡居民收入的结构差异导致了其收入差异 (2)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也将影响居民收入差异 (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具有同步性,分析城乡居民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也是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关键点 (4)教育资源向城镇聚集也将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5)城镇化影响了农村的人口结构,使那些农村人才迁入城市变成城镇居民 (6)城镇与农村的就业结构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城镇化率分别达到86.35%和89.6%,几近饱和,而三四线城市如岳阳和绵阳仅为52.29%和46.5%,从这点来看三四线城市有较大的城镇化空间。
2014 年3 月16 日,新华社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指出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战场,三四线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将成为政策、资金的密集区,释放大量土地,产生很多需求和机会,这将吸引更多人口回流三四线城市。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始终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以2015 年为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772 元,同比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 元,同比增长8.15%。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从一下五个步骤进行:
(1)阅读相关文献及年鉴了解目前现状
(2)分别收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目前城镇化的居民收入差异的数据
5. 参考文献
(1)郭振,李辉,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新农村建设[门], 2009 (12) : 20-22
(2)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J].经济学家.2003(2)
(3)周文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收入分配变动趋势及对策[J].经济学家,2004(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乡村振兴视域下产业结构升级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开题报告
- 江苏省房地产经济韧性评价及影响机制开题报告
- 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住房自有率空间分异及其影响机理研究开题报告
- 产业协同集聚对不同等级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 “安居”真的能“乐业”吗?城镇住房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房价上涨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开题报告
- 长三角城市群房价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开题报告
- 环境规制下乡村产业发展与耕地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贵州省 2012-2020 年度数据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 基于AHP法的长三角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开题报告
- 基于游客需求的无锡灵山佛教文化旅游区开发评价及建议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