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真的能“乐业”吗?城镇住房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5 12:16:1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社会认同的含义

社会认同概念是一个宽泛而丰富的自我定义,也是一种认知。在人们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各种身份、地位后,所产生的社会认同模式,就如在“我是谁”这个问题上可以依据个人所属和认同的立场来回答,其认同存在于方方面面,比如对自身姓名、出身的认同,对人际交往、兴趣爱好、宗教信仰以及意识形态认同等。

2.研究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本章拟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以期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文献综述的梳理,明确我国农民市民化现状的研究,找出农民市民化社会认同的不足之处,从而确定本论文的研究基础。

第二章概念的界定与理论阐述。首先,阐述了城镇化进程、农民市民化、社会认同的概念,详细介绍了社会认同的多种类型并基于过渡群体视角,理解其社会认同的概念及作用;其次,对需求层次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进行总结梳理;最后,对这些理论进行综合性评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参照2017年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当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8652亿人之多,较上一年上升1.7%,加上农民工同行亲属等非劳动力过渡人口,保守估计我国农业过渡人口的数量在3亿~4亿之间,或许更多。

面对数量较多的农业过渡人口,大大增加了农民市民化社会认同的难度,这就需要我国从多个角度进行解决,给予过渡群体最好的归属感,增强其对社会的认同度。

谭日辉(2014)提出“人的城镇化”的观点,研究指出应制定地域性的农民市民化政策来强化农民对城镇的社会认同感,强调只有人的城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城镇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项目选题
选定论文题目,仔细阅读毕业论文有关规定,学习论文写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二、开题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充分运用图书馆、互联网、中国知网等途径广泛搜集材料,阅读有关文献,对农民市民化以及农民工社会认同进行系统化学习,进而形成研究框架。

三、实际调查与搜集资料
根据选题,进行房价对农民工社会认同的问卷调查,收集有关资料与数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唐耀华.区域城市化进程机理研究与实证[D].西南交通大学,2016.
[2]刘济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公共就业服务改进研究[D].郑州大学.2018.
[3]张海鹏,朱钢.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存在问题及政策启示——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J].开发研究,2017(02):10-16.
[4]王轶,詹鹏,姜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和未失地农民收入差距研究——基于北京地区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8(04):121-139.
[5]刘成军.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生态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6]黄祖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厘清四个关系[J].农民科技培训, 2018(10):32-33.

[7]温铁军,土地改革与中国城镇化[J].小城镇建设,2015(08):18-24.

[8]黄祖辉,邵峰,朋文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13(01):8-14 39.
[9]吴业苗.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困境与应对:一个公共服务视角的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12(03):71-77 86.
[10]程业炳,张德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障碍.与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6(7):42-46.
[11]解安,朱慧勇.农民工市民化: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统一[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03):39-44.
[12]陈雪原.关于“双刘易斯二元模型”假说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03):34-43.
[13]谭日辉.社会认同视角下失地农民的市民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06):108-1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