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现实原因:一方面是目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表明中国进入了资本积累减速和人口红利消失的新常态,通过增加要素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阶段已经结束。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自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的变迁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提升经济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研究经济增长质量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为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与城市的创新水平密切相关。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而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模式成为当今科技创新的全新范式,能更好地发展发挥各创新主体的能力优势、整合创新资源并实现各方的有效联结,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协同集聚,为城市发展方式乃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助力。
2、理论原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而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常态背景下,通过增加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持续,因此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过渡的背景下,通过创新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理性且可行的方式。
3、政策导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将城市异质性纳入分析框架,按照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列举上海、南京、武汉、无锡、扬州等城市,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上述城市产业之间的协同集聚效应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进而提出促进产业协同集聚的措施和建议,解决城市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难题。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产业结构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一个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且还表现在区域之间各个城市的产业不协同,所以通过研究产业协同集聚对不同等级城市的异质性影响,以城市的创新水平为出发点,探讨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推动城市经济协同优化,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3、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研究存在着争议:
1)有学者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产品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动力,有部分学者从劳动生产率角度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有部分学者是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部分学者通过构建维度指标测度经济发展质量。
2)由理性人假设可知,一方面,要素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因此要素在不同部分(地区)之间的流动会提高要素的效率,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了要素的配置结构,从而提高了整个地区(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地区(部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0月末-2022年11月初,决定论文主题的方向,进行论文主题的筛选。以论文主题为中心,收集相关资料并整理相关要点
2、2022年11月-2022年12月,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3、2022年1月-2022年3月,形成论文的具体框架和要点,并完成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 范毅 . 我国城市发展的拐点和转型 :基于动力机制角度 [J]. 经济纵横,2019(8):49-60,2.
[2] 程小燕,张所地 . 创新城区不动产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路径 [J].城市发展研究,2019(2):9-13,19.
[3] 任保平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维动力体系的系统再造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20 ( 3) : 5-1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乡村振兴视域下产业结构升级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开题报告
- 江苏省房地产经济韧性评价及影响机制开题报告
- 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住房自有率空间分异及其影响机理研究开题报告
- 产业协同集聚对不同等级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 “安居”真的能“乐业”吗?城镇住房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房价上涨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开题报告
- 长三角城市群房价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开题报告
- 环境规制下乡村产业发展与耕地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贵州省 2012-2020 年度数据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 基于AHP法的长三角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开题报告
- 基于游客需求的无锡灵山佛教文化旅游区开发评价及建议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