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房地产经济韧性评价及影响机制开题报告

 2023-02-25 12:16: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虽没有像别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样遭受到摧毁性打击,但仍然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势态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一些城市在遭遇危机时受到了重创,从此萎靡不振,另一些城市则逆向反弹,表现出韧性增长的态势。

当下,在内部环境上,我国正处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且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的时代转换之际;在外部环境上,我国面临着全球疫情泛滥、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以及全球政治经济局势日趋复杂等越发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经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城市经济的韧性的强弱决定着我国城市在面对各种冲击时是可以快速应对并且平安度过危机还是从此便长期陷入经济停滞甚至面临经济崩溃。而房地产产业自改革开放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国民支柱性产业,房地产产业同时也联系这其他产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同时其还具备有民生的性质,使其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独树一帜的重要作用。

因此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不同城市的房地产经济韧性,城市房地产经济韧性的空间布局分异,以及城市房地产经济韧性具有什么样的分布特点与经济性质,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①城市房地产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城市间的异质性因素;

②全国城市房地产经济韧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韧性(Resil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Resilio”,本意为“回复到原始状态”,后演化为现代英文“Resilience”,并沿用至今。学术界对韧性的认识经历了从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到演进韧性的发展和演变。对经济韧性的研究一般以城市、区域、国家等经济体为载体。Martin 和 Sunley 认为这三种经济体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就如何受到冲击和破坏以及从其中恢复而言,这些不同类型的经济体具有足够的相似性,也就是说,经济韧性、区域经济韧性和城市经济韧性等概念并无实质区别。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是人们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场所。

相关学者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研究大多秉持演进韧性的观点,认为城市经济韧性是城市经济在受到冲击扰动时对经济结构重新配置,做出适应性调整,保持产出、就业和收入可持续增长,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经济增长的能力。Drobniak指出,有韧性的城市经济是能够在不发生剧烈波动的前提下吸收和适应极端冲击的经济,或是能够迅速成功地创造新的社会经济结构的经济。据此,国内有学者将城市经济韧性界定为城市经济系统对不确定性因素冲击的防御、维稳和适应能力。 具体而言,城市经济韧性的内涵可分解为层层递进的三个方面:第一,防御力,即在冲击发生前城市经济系统对潜在冲击做出预警研判,并实施应急响应的能力;第二,维稳力,即在应对冲击过程中城市经济系统避免剧烈波动、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第三,适应力,即在遭受冲击后城市经济系统调整重构、适应冲击,恢复正常运行并走向新的发展路径的能力。 从防御到维稳再到适应是城市经济系统对不确定性因素冲击的消解过程,反映出城市经济韧性是一种与持续不断的调整能力紧密相关的动态的系统属性。

许多学者论证了产业结构多样性、创新创业、制造业发展、就业等因素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王永贵和高佳指出可以从宏观层面因素、产业层面因素、微观层面因素、基础支撑层面因素等四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影响国民经济韧性体系中各类韧性的关键因素。Martin 和 Sunley 认为产业结构多样性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城市经济韧性,因为产业结构多样性可以防止因产业结构过于单一而造成的区域锁定现象,并能减轻危机对城市经济的破坏力,也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迅速恢复。胡树光指出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与专业化之争长期存在,众多城市经济学家受演化经济学的启示,倾向于支持产业结构多样性。杜志威等,徐圆和张林玲,徐圆和邓胡艳分别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产业结构多样性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认为产业结构多样性有利于分散风险,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同时,产业结构多样性与创新相互促进,因而创新、创业、知识溢出或新经济均被认为是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影响因素。Martin等认为城市经济系统中的创新型企业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力。苏任刚和赵湘莲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了创业活力,有利于吸纳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进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1月底完成开题报告

12月底完成对数据收集处理、文献整理、评价模型的构造、相关数据的计算与结果整理工作

1月中旬前完成对初稿的撰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王奇珍,朱英明.中国城市经济韧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经济,2021,37(10):84-92.

[2]张志琛,林樱子,彭翀. 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生态韧性交互特征及其空间效应研究[C]//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2021:163-173.

[3]李晓娟,李璐璐,朱月月.韧性城市恢复能力评价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21,35(04):48-5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