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令世界瞩目。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的经济制度也在不断完善,特别是投资体制的改革。虽然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总产值上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投资越来越趋于理性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后评价在投资和项目评价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工程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周期,项目后评价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项目后评价能够总结项目管理阶段的经验以及教训,从而优化整个项目管理工作,解决从工程建设项目开工一直到竣工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投资效果提高的目的。
我国的建筑历史非常悠久,而项目后评价起步较晚,距今不过三四十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的建设项目和建设项目后评价几乎是同时产生的。近年来我国的有关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相继开展了自己的项目后评价工作。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们的认识的不足以及建设单位的规范要求等原因的限制,我国的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开展十分困难,到现在也没有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完整化的水平。美国是开展后评价的先驱者,也是国际上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大力推广者,在项目后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要提高项目后评价的水平不仅要总结自己的经验;还要学习和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项目后评价人员的素质,逐步建立起项目后评价体系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建筑项目具有高劳动密度、高技术复杂性的特点,项目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了项目建设的成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后评价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及时的反馈信息、反思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相关的经验,进而提升项目投资的效果。本文从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入手,通过对项目后评价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论证项目后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从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控制及实施阶段、项目收尾等三个阶段阐述如何正确使用后评价方法,对我国项目后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预期目标 1、分析我国项目后评价没有大规模推广的原因; 2、探讨如何培养项目后评价的专业人才; 3、研究我国现有阶段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可以改进之处; 4、政府在推进项目后评价之中不足之处。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介绍项目后评价研究背景、意义、目的;
第二部分:介绍项目后评价的定义以及我国项目后评价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参考文献
[1] 某山地风电项目后评价研究[D]. 杨林涛.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
[2] 陈志国.项目后评价体系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6):17-20.
[3] 施工企业债务绩效评价研究[D]. 郭兆靓.长沙理工大学 2015
5. 工作计划
第 4- 5周(3月12日——3月25日) 成果:完成开题报告撰写。 2、论文撰写 第 6-10周(3月26日——4月29日)完成初稿 第11-12周(4月30日——5月13日) 第一次修改 第13-14周(5月14日——5月27日) 第二次修改 3、论文装订,提交 第15 周(5月28日——6月3日)成果:完成20000字及以上的论文一篇 4、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及论文答辩 第16-17周(6月4日——6月17日)论文答辩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