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选题背景南京市中山北路200号地块位于南京鼓楼片区,是南京老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片区内历史资源丰富,一些历史资源被保留下来,但原有的历史环境已经丧失,周边被各种现代元素拼凑而成的空间形态所取代。
地块内部有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旧址(现为弘正楼,南京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警卫亭、体育馆(现为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教三楼这4栋历史建筑,其余建筑老旧、功能衰败,周边环境较差,严重影响城市风貌。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1、课题关键保护已有的四栋历史建筑,并且与周边的建筑相互协调,整理优化整体地块空间布局,强化丰富地块内的使用功能,提升地块空间魅力2、课题难点难点一:地块内保存下来的历史资源,已经丧失了原有的院落环境,成了被剥夺了整体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点。
历史资源周边被现代风格的建筑层层包围,在地块中显得孤立突兀。
对于历史资源周边空间形态进行整合,调整其周边的空间形态秩序,修复其生存环境,梳理完善地块内部空间,协调城市建设与历史资源保护的矛盾。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南京市中山北路200号地块1.南京市中山北路200号地块的历史发展1927年9月,蒋介石将南京城定为国民政府的首都。
为将南京城打造成一流的特色城市,国民政府专门成立了首都建设委员会并任命蒋介石为主席,工程建设组主任与经济建设组主任分别由孙科和孔祥熙担任。
委员会下面设立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主要负责规划南京城的建设并制定《首都计划》,同时贯彻蒋介石提出的新生活运动,这些建设策略也反映出国民政府想将南京城打造成国际一流的都市。
4. 研究方案
前期资料收集和调查:有针对性的了解南京工业大学内部的环境和高校的校园历史,对改造历史建筑进入的人流量和人流性质进行收集调研,并且对另外两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对改造建筑如何设计有更深刻的思考。
中期提供设计方案和思路:提供多种思路和方案,利用模型、图纸等手段进行方案对比、推敲整体地块内建筑的功能空间策划,符合使用需求和历史空间更新的需要;最后结合老师的指导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案进行设计。
后期图纸绘制以及方案总结:对设计方案进行细化,进行图纸绘制、模型制作和方案总结,运用草图大师建模表达建筑模型及总平面,通过Lumion渲染呈现最终的成果,检验方案并且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5. 工作计划
2022-2022-1学期第17周:根据选题要求进行方案构思,并查阅与收集相关资料。
2022-2022-1学期第18周:对材料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提炼设计要点。
2022-2022-1学期第19周:查找相关设计案例,进行方案构思、提出概念设计。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