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规划到 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保障国家安全,支撑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拥有世界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交通运输供需有效平衡、服务优质均等、安全有力保障。新技术广泛应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出行安全便捷舒适,物流高效经济可靠,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全面建成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好先行。
内黄县城市规划区面积39.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12万人。近年来,按照“建设新区、改造老城、构建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工作思路,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内黄县未来规划主要有三个方面:1)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大力加强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绿化亮化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98%;自来水普及率98%;城市绿化覆盖总面积 480公顷 ,绿地率32%,绿化覆盖率32%,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式城市景观。2)老城改造:老城背街小巷道路全部硬化;城区完成供水管网改造 15公里 ,雨污管网 45公里 ;实施了人民路、帝喾大道、金星大道等道路亮化工程;建成了内黄公园、街心公园、西三角游园、西南分流岛等城中公园及硝河绿化景观带。3)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完成了“两纵四横”路网绿化,实施了繁阳一路、繁阳四路、枣乡大道北延等道路供排水工程;清华园学校、第二实验中学投入使用;果蔬贸易城、华润万家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新区,繁阳、瓷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新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预计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39.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0万人。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1、基本内容:
1)外文资料阅读与翻译;
2)根据设计公路的交通量及其使用的任务和性质,确定公路的等级,再结合沿线自然条件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应用,进行路线方案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①收集设计所用的规范和依据,例如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
②收集设计所用的资料。收集并分析当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资料。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电子版地形图,比例1:2000。
(2)拟建年月:2023 年7月,建设期2年。
(3)据调查,2022 年 9 月的交通量与车辆组成如下:
车型 | 小汽车 | 解放CA10B | 东方EQ140 | 黄河JN162 |
辆/日 | 3500 | 280 | 320 | 200 |
(4)本路段设计使用年限为15 年。
(5)路网服务指数:15。
(6)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沿线地形地貌 :内黄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气候:内黄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盛吹偏北风,夏季盛吹偏南风,春秋两季属过渡性季节。四季分明,春季(3-5月)干旱少雨,冷暖多变风沙多;夏季(6-8月)炎热,雨量集中;秋季(9-11月)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干冷少雨雪。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88.8小时。年平均气温13.7℃,气温的年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冬季最冷、夏季最热,最冷月1月平均-1.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年平均地面温度15.9℃。1月最低平均-1.6℃;7月最高平均30.9℃。年平均降水量596.7毫米,月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平均值180毫米。月降水最小是12月份,平均4.1毫米。平均初霜日期为10月28日,终霜日期为4月2日。
土壤:内黄受黄河、卫河、漳河多次决口的影响,成土母质分为冲积物母质、风积物母质两大类。全县土壤面积145.7万亩,分为潮土类、风沙土2个大类,其中潮土类120.3万亩,
占土壤面积的82.57%;风沙土类25.4万亩,占土壤面积的17.43%。
地质构造 :内黄县属黄河冲积平原,亦系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全县总面积 1161平方
公里,全部是平原,地形平坦,起伏较小,海拔高度一般在50-70米。地势总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平均坡降1/5000-1/6000。
水资源:内黄县主要过境河主要有四条:分别是卫河、安阳河、汤河、硝河,年平均降水量为596.2毫米,平水年(50%)地面水径流量为1031万立方米,偏枯年(75%)径流量为819万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 11.8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256 .69 m 3/人,不足全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1/7。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56亿m3,其中地表水0.18亿m3,地下水 0.38亿m3(其中包括苦咸水0.47亿m3,苦咸水占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30%),平均超采率达80%。
沿线筑路材料的情况:钢材、木材、水泥、汽油、柴油等外购材料均由市场供应采购;石料在附近的石料厂采购各种规格的石料;本工程用砂料均需外购;本工程地势较平,路基用土可采用沿线取土方式解决。 本路段工程沿线有同级路及低等级县、乡公路穿过,交通条件便利,工程建设用水、用电均有保证。
2、工具:
[1] CAD、纬地道路设计软件。
[2] 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22).[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2
[3]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 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5] 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22)[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2
[6] 交通部.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7] 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8] 交通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9]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10]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11] 黄海鸿,杨小平.基础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 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22)[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2
[13] 交通部.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14] 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15] 许金良.道路勘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