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提琴技巧运用的教学感悟和发展思考开题报告

 2023-03-01 11:06:0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在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家长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也都非常重视 ,低音提琴作为国内较为冷门乐器在国内的发展和如何高效的提高这些学生的低音提琴技巧能力成为了一个难点,本选题就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对低音提琴学习的能力以及对低音提琴的发展思考进行研究。通过巴洛克时期的《马切洛e小调第二号奏鸣曲》、古典时期的Ditersdorf-《E大调低音提琴协奏曲》和浪漫时期的《大象》几首风格不同的作品作为主体深入分析,来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拉琴的能力。《马切洛e小调第二号奏鸣曲》、《马切洛e小调第二号奏鸣曲》、《大象》在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通过三首作品的研究分析和实践教学,找到有效提高学生演奏能力的新途径。

目的:通过《马切洛e小调第二号奏鸣曲》、《马切洛e小调第二号奏鸣曲》、《大象》为例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低音提琴演奏能力,发掘新方法,拓展新思路,找到行之有效的新途径。分析每首曲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异同等,即如何培养学生的指法弓法技巧使用能力,增加自身的教学思路。

意义:通过对《马切洛e小调第二号奏鸣曲》、《马切洛e小调第二号奏鸣曲》、《大象》进行认真细致的音乐分析,有助于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去把握作品,帮助研究学生课堂中的不同低音提琴技巧的教学策略。既能让学生学习到作品相关的知识,又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演奏能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基于对学生低音提琴教学的思考,本论文从几种不同风格的曲子进行探讨,利用巴洛克时期的《马切洛e小调第二号奏鸣曲》、古典时期的Ditersdorf-《E大调低音提琴协奏曲》和浪漫时期的《大象》几首风格不同的作品作为主体深入分析,希望对提高学生对不同曲子的技巧使用上起示范作用。

预期目标:

一、目前低音提琴教学现状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系统地查阅有关低音提琴的文献、书籍、报纸、杂志和网页,收集资源信息,充分了解和分析主题,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总结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对低音演奏方法的需求。并根据教学实践,对低音教学提出了建议和结论。

步骤:

1.找本书,提前准备研究课题写作,选题,收集毕业论文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论文:

1.低音提琴乐器的特性及其演奏技巧分析.李昭.中国音乐学院(2021)

2.低音提琴的音色与应用.胡瑾.中央音乐学院(20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

第10-13周 开始选题并完成论文选题

第14-15周 教师下达论文撰写任务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