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
学生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以及课后练习中存在抵触练琴的问题,甚至出现厌学。每位家长都很清楚,学习古筝对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审美能力,锻炼意志等方面有很多益处。同时,也是一项艰苦而持久的工作,现在的青少年在学习了二至三年后,开始找借口躲避练琴,拖延时间,以达到尽可能少练或不练的目的,作业完成质量低,上课思想不集中、思维不积极等等,这时候的孩子就进入了“困难期”。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一:青少年对练琴有着抵触情绪的原因及其策略进行探索 孩子对练琴的抵触情绪,责任不在孩子,而在家长和老师。目前造成孩子对练琴的抵触情绪的原因有: 1,孩子对学琴没有兴趣,家长自己喜欢而强迫孩子学。孩子根本上就抵触。 2,孩子是有兴趣练琴的,但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经常不满意,并且长期对孩子实行不切实际的安排,从而扼杀了孩子练琴的兴趣与欲望。 3,老师潜在的功利心使教学出现误区,如单纯追求学生通过考级(尤其是高级别)的人数,自觉和不自觉地拔高学生的程度,学生长年处在极困难又不见成效及毫无乐趣的练习状态中。 2、学生抵触练琴的行为 (1)上课不集中 (2)不愿花时间完成练琴任务,应付家长老师 二、应对策略 (1)教师更换教育理念与学生平等相待。 (2)建立好师生关系。 (3)和家长定期沟通一起携手经常鼓励孩子的进步。 (4)减轻学生心理和学业负担。
预期目标: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有所提高。(2)教师更加细致、合理、有效,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3)家长的教育方法更得当,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密切。 (4)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收集关于启蒙教学及心理学的书籍,数据库资料等,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全面了解研究所需的资料,一共撰写论文时参考、引用。
二、分析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琵琶启蒙教学的社会现状,结合自身学习和演奏经验,解决在启蒙中遇到的问题。
4. 参考文献
本课题主要参考文献
【1】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张夫伟、苏春景. 学生厌学的根源及改善知道。中国特殊教育2014 【4】威廉格拉瑟. 了解你的学生:选择论下的师生双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马金祥、王水玉.学生厌学的环境诱因及防治策略. 教育探索.2005(5):95-96 【6】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7】戴晨徽《学校教育研究》2017第22期 【8】邵瑶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9】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赵献坤.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惯的影响【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9)189-190 |
5. 工作计划
2022年2月22日 ~ 2022年6月20日
1、第1周 2月22日——2月29日 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第2-3周 3月1日——3月12日 学生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品牌社群营销策略研究——以小红书为例开题报告
- 自媒体背景下品牌传播开题报告
- “中国元素”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开题报告
- 品牌联名营销初探开题报告
-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审美培养策略研究 ——以统编版教材为中心开题报告
- 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 An Application Study of Competency-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o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开题报告
- Strategies for Error Correction Feedback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rammar Learning开题报告
- A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in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of English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开题报告
- Ethical Environment and Ethical Identity: An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of Gone with the Wind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