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步摇,作为中国古代女性发饰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发展演变与社会变迁、审美风尚、民族交融等息息相关。
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步摇的形制、工艺、纹饰等方面都呈现出独特风貌,是研究该时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
本选题以“步摇”为研究对象,聚焦魏晋南北朝时期,旨在通过对这一时期步摇的形制演变、工艺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信息,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步摇作为中国古代女性常用发饰,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方法的更新,有关步摇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步摇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集中在考古学领域,并多以出土文物为基础,对其形制、分期、工艺等进行分析。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魏晋南北朝时期步摇的形制演变:-梳理魏晋南北朝时期步摇的形制发展脉络,分析其在这一时期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步摇形制与前代进行比较,分析其传承和发展关系。
-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层步摇形制的差异。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取文献研究、考古学方法、图像学方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期全面、深入地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步摇的形制演变、工艺特色、文化内涵以及地域特色和民族交融等问题。
首先,将进行系统的文献梳理,广泛查阅古代文献资料,如传世文献、考古报告、墓志铭等,从中收集与步摇相关的文献记载,为研究提供可靠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依据。
其次,将运用考古学方法,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的步摇文物进行整理和分析,观察其形制、材料、工艺等方面的特征,并结合墓葬形制、墓主人身份等信息,分析步摇的演变规律和社会文化内涵。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创新性:
1.聚焦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往对步摇的研究多关注汉代或唐宋时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关注相对较少。
本研究将聚焦魏晋南北朝时期,填补这一领域的学术空白,并分析这一时期步摇的独特之处及其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2.注重地域特色与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本研究将关注南北朝时期不同地域步摇的风格差异,探讨民族交融对步摇形制和文化内涵的影响,展现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图景。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玲玲. 从考古发现看步摇的起源与发展[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2019, 22(03): 44-49.
2. 李婷. 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发饰研究[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3. 陈晓丹. 魏晋南北朝时期金银步摇工艺研究[J]. 首饰研究, 2021(04): 75-7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