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关羽作为一位普通的历史武将,一步步的变成一位人人崇拜,妇孺皆知的神圣人物,关羽神圣的形象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乃至其他民族。关羽的形象不断的演变,是历代的人们精神崇拜,精神信仰的反映、历代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也是社会经济,风俗文化的反映。 关于关羽的形象演变的研究由来已久,比较著名的有刘海燕2004年著作《从民间到经典: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生成演变史论》。随着近些年三国电视剧的翻拍,以及大量的三国题材的电影游戏的出现,尤其是功夫巨星甄子丹主演的《关云长》,掀起一波新的对于关羽及其形象演变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关羽能从一位普通历史人物,最终变成一位影响巨大的神圣形象,是因为关羽知恩图报,英勇善战而有智谋,忠义仁厚,刚强坚毅,是一个完美的武将,忠义济世之才。因此这样的武圣关羽是我们每个人所崇拜的。分析研究关羽的形象演变,对我们的道德品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关羽形象所体现的关羽文化对我们的社会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关羽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武圣和孔子齐名,关羽所体现出来的品格对我们的民族发展有促进作用,坚毅刚强的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社会民族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篇论文研究的课题是论关羽的形象演变。文章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引言部分,第二大部分是具体论述部分,第三大部分是结语部分。 文章第二大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是关羽的历史真实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关羽形象的研究。历史中的关羽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关羽形象有着很大的差别,从这两者的区别之中,可以看出关羽形象的演变。 二是关羽的正面形象与反面形象的研究,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对一个人的形象研究肯定要从正反面进行研究分析。 三是历朝历代关羽形象的演变。关羽的神圣的形象肯定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必定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掺杂了太多的政治、社会、民俗、宗教因素。
二、预期目标 1、论述关羽由人转神的必然性; 2、探讨分析关羽的形象演变的过程与原因; 3、发现关羽形象演变与各个阶级的影响关系。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去图书馆及中国知网查询相关的资料、文献,并加以认真地研读和归类,总结前人的研究方法与成果; 2、比较研究法:将关羽的正面形象与反面形象对比、历史真实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对比 3、定性研究法:结合自己各方面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思考整理,对关羽的形象演变进行深度剖析,从而找出演变的原因的“质”以及影响。 二、步骤: 1、明确论题和主要内容:根据老师建议以及自己的兴趣,划定范围;广泛阅读多种资料,最终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论题; 2、收集并研究资料:通过去图书馆或阅览室,上网等各种途径广泛收集各种与关羽相关的书籍,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作开题报告; 3、根据收集和整理的资料,与指导老师一起明确论文写作思路和框架,开始撰写论文; 4、根据现有资料和论文指导老师的建议修改论文,使得论文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更加完善,最终完成定稿。
|
4. 参考文献
【1】 罗贯中.三国演义[M].第二版.洛阳: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2】 蔡东洲等.关羽崇拜研究[M].第三版.成都: 巴蜀书社, 2001年 【3】陈寿.三国志[M]. 北京: 中华书局,1982年 【4】 罗贯中.三国演义会评本( 上)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5】 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6】 王同书.三国演义对关羽的描绘及其文化意蕴[J].南京: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2期 【7】 李福清.关公传说与三国演义[M].台北:台湾云龙出版社.1999年版 【8】 沈伯俊.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论关羽形象[J].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9】 朱一玄等.三国演义资料汇编[M].第一版.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
|
5. 工作计划
序号 起讫时间 工 作 内 容 1、2022年第9周—10周: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方向 2、2022年第11周— 第13周:完成资料索引,阅读资料 3、201年第14周—第18周:指导务教师下达任务书 4、2022年第1周—第3周:学生完成开题报告 5、2022年第4周—第5周:完成论文写作提纲 6、2022年第5周—第10周:完成论文初稿 7、2022年第10周—第12周:完成论文修改稿 8、2022年第13周—第15周:交定稿(2份) 9、2022年第16—17周:准备答辩 10、2022年第17周—第18周:完成论文答辩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