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语文教材中人物繁多,有千古流传的英雄豪杰,有赋有诗书的文人墨客,也有家喻户晓的伟人、名人等等,我们学习伟大人物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与大人物相对的是小人物,大人物往往成为教学的重要部分,给传递出榜样的力量,学习伟人的精神以及美好的品质,大人物往往以积极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和领悟。但是我们生活中,小人物的身影随处可见,我们忽视了平凡的伟大。小人物的身影出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鲁迅的作品进行小人物教学,部编本语文教材中一共收录 7 篇鲁迅文学作品,3 篇小说,3 篇散文,1 篇杂文。以初中的语文教材为例,重点谈论作家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塑造。语文教材收录了鲁迅的文学作品,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孔乙己》。这些课文中鲁迅刻画了许多小人物,有家中女工长妈妈、三味书屋的师塾先生寿镜吾、有平桥村的孩童们、在异国留学时的日本教授藤野先生、受科举制迫害的穷书生孔乙己、少年玩伴闰土、儿时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等等。由此可见语文教材选取鲁迅作品的数量比例较多,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鲁迅作品的人物形象教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把握鲁迅作品中的小人物形象,才能更好的理解鲁迅作品更能深刻地把握作家笔下的小人物形象,挖掘其中的价值意义,学着探讨鲁迅小人物笔下的农民问题、妇女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反传统反封建问题、革命出路问题,体会作家对小人物的深刻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强调7-9年级的学生要“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对作品中的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鲁迅笔下的小人物有真善美的光辉的一面,也有麻木封建的落后的一面,小人物的勤劳善良、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小人物身上愚昧落后、扭曲不堪的人性值得我们反思。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折射出造成这种性格特征的内外部原因下社会环境,以小见大,通过奴性人物的塑造,深刻体会鲁迅笔下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育可以改变国民的劣根性,唤醒沉睡的人们,深切体会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拯救国民的责任感,让学生通过小人物形象的学习,进行一次深刻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 研究内容
1、 论文题目:鲁迅笔下小人物形象探析——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文献研究法 该文以“鲁迅作品”“小人物形象”为关键词,通过对中国知网系统、万方数据库和超星数字系统等网络搜索引擎进行搜索,认真检索、阅读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学术专著、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来完成研究现状的任务。
(二)文本分析法 部编本语文教材中一共收录 7 篇鲁迅文学作品,3 篇小说,3 篇散文,1 篇杂文。一方面,以文本为立足点,通过分析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入探究鲁迅作品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和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在分析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
(三)案例研究法
4. 参考文献
[1] 潘进福.课文中鲁迅笔下的“小人物”[J].语文教学之友,2011(9).
[2] 朱玉金.论王富仁的鲁迅研究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启示——以《故乡》《孔乙己》《祝福》为例[D].聊城大学,2019.3.
[3] 毕式英.部编本初中语文“小人物”形象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5.
5. 工作计划
序号 | 起讫时间 | 主要工作内容 |
1 | 2021.11.15—2022.1.4 |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
2 | 2022.1.5—2022.3.5 |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 |
3 | 2022.3.6—2021.3.20 | 完成开题报告 |
4 | 2022.3.21—2022.3.25 |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 |
5 | 2022.3.26—2022.4.25 | 完成论文初稿 |
6 | 2022.4.26—2022.5.24 | 完成论文修改稿 |
7 | 2022.5.26—2022.5.30 | 交定稿(2份), 指导教师审阅论文 |
8 | 2022年6月初 | 老师评阅论文、学生准备答辩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