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贬谪文人庄肇奎诗歌研究开题报告

 2023-03-10 10:20: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清代君主多以流刑处罚戴罪官员,西域边疆地区战乱频频,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暴乱平定,领土和民族都得到一定的统一。随着新疆的开辟和发展,人犯被大量发配西域服刑,也成为清朝历代皇帝惩治冒犯或失职属下臣工的流放之地。乾隆四十五年(1780),云贵总督李侍尧贪纵营私,贪赃枉法,乾隆帝下诏夺其官位,获罪入狱。下官庄肇奎也因曾向其行贿,受到牵连后贬谪发往边疆伊犁。庄肇奎先生自号“胥园”,作《胥园诗钞》10卷,尊称为“胥园居士”。他是清代西域贬谪文人的代表诗人,作品也成为了清代西域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域流人多文人,作品数量多且类型广,为后人对于新疆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大量有效的珍贵史料,也为后人提供了西域地理特征的考究史料。这一研究对于今后的西域文化研究和诗作艺术鉴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在赏析其优秀的诗歌作品的同时,学习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对庄肇奎本人及其文学成就得到一个清晰的认知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本论文写作的过程也是对古代文学中的民族地域文化再认识的过程。想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对中国古代西域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为本人今后探究西域文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西域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晶,是对边疆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描绘和概括,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西域诗风。曾下伊犁两次的他,共留期八年,这一经历对于他的诗歌创作来讲,却成了一个良好的转折点,为他提供了他大量的创作素材。庄肇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注入其诗作中,他少时博学有才,原生于江南地区的他诗风显得婉转柔和,定居伊犁后受到当地风土人情的影响,其诗风和创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给世人留下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从而成为了清代新疆众多贬谪文人的代表诗人,并在西域流人文学中奠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作品也成为了清代西域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课题将探究庄肇奎被贬流放的历史背景,通过他的人生经历,按照时间脉络,进行探究、整理,将他的诗歌诗作大统分为流放前、旅程中、伊犁定居后的三个部分,从中分析出其诗作的艺术特征和风格变化。本人想通过自己浅薄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了解到的知识内容,力所能及的对庄肇奎本人和其文学成就进行研究论述后,使自己的知识视野得以拓宽,丰富自己知识储备。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以选题为中心,理清研究思路,列出论文大纲。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以理论支撑为主。

搜集有关庄肇奎的历史资料和创作作品,进行整理和分类,细读资料后比较,综合性分析其创作的内容、风格、特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宋彩凤.山水相与话“竹枝”---文化间性视野中的新疆竹枝词[J].昌吉学院学报,2012(5):16-19.

[2] 张益智,杨向奎.庄肇奎谪戍伊犁与其西域诗风[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7(3):43-47.

[3] 星汉.清代西域诗研究[M].八年不减亲情和乡情的诗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73-27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2. 11.15—2022.1.4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2.2022.1.5— 2022.3.5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
3.2022.3.6——2022.3.20 完成开题报告
4.2022.3.21——2022.3.25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
5.2022.3.26——2022.4.25 完成论文初稿
6.2022.4.26——2022.5.25 完成论文修改稿
7.2022.5.26——2022.5.30 交定稿(2份), 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学生查重检测
8.2022年6月初 老师评阅论文、学生准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