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恨歌》到《长生殿》的文学演变开题报告

 2022-12-08 10:09:5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历史事件转化为文学题材,历史人物转化为文学形象,是文学史上屡见不鲜的现象。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便是如此。不管是新旧唐书中的杨贵妃本传,还是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亦或是后来白朴的《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都是写李杨爱情故事的。其中唐书以传记的形式向我们呈现了李杨的故事,《长恨歌》则是诗篇,《梧桐雨》是元杂剧,《长生殿》是戏曲,在这形式多样的作品之后,我可以看到的是李、杨故事的丰富性,它是充满活力的。

谢柏梁教授在《从lt;长恨歌gt;到lt;长生殿gt;》一篇中有许多的观点值得我们关注。以《长恨歌》为始,它的戏剧冲突主要表现在事件以及情感冲突两方面,事件冲突指安史之乱前后,唐明皇的行为变化;情感冲突指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动乱之时的情感变化。在冲突背后,有着悲剧的崇高与圣洁,更有着穿越时空的大美。再看《梧桐雨》,白朴冷静客观的显露了一些促成命运悲剧的事件:杨玉环惑主,唐玄宗纵祸,杨国舅专权,陈玄礼欺君。在这悲剧的背后正是元代人民心中的血泪。最后是《长生殿》,专于“情”之一字,不管是上半部的情爱,还是下半部的人鬼之恋,人仙相会,乃至到最后两人获得了永不分离的权利,都离不开“情”,从“纵情”到“悔情”,结局空灵久远,达到顶峰。李晓的《二十世纪的lt;长生殿研究gt;》从我们身边出发,把《长生殿》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30-40年代,承袭近代对《长生殿》的评价;50-60年代,兴起研究热潮;70年代末至今,学者能冷静客观的对洪昇以及《长生殿》评价研究。张利玲,陈亚军《文学世界中的杨玉环——以lt;长恨歌gt;lt;梧桐雨gt;lt;长生殿gt;为中心》着重从政治形象以及爱情形象研究杨玉环的变化。刘红艳的《古典戏曲中杨贵妃形象的演变》则从时间的角度研究杨贵妃形象的时代演变。有太多这样的作品讲述着李杨的传奇故事,但终究中心还是这两人。

文学形象的改变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典型。通过文体,作者,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我可以深切的看到到故事的演变过程。从而探索其中的原因以及意义。这对同一类题材不同演变的研究有着积极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古典戏曲的常见题材,在古典文学有大量诗、词、戏曲改编演绎。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以《长恨歌》、《长生殿》为主要视角,分析作品中思想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内容的改编特点,并结合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文体发展等因素,探究题演变的原因与意义。

二.预期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经验总结法

(2)文献研究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论《梧桐雨》和《长生殿》──两种悲剧形式张哲俊 文学遗产1997-03(2) 从《长恨歌》到《长生殿》谢柏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3)二十世纪的《长生殿》研究李晓 戏曲艺术2000-05(4)也论《长生殿》吴庚舜; 孙辛禹 文学评论1965-05(5)杨贵妃的被误解与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康保成 文学遗产1998-08(6)“专写钗盒情缘”——《长生殿》怎样写“情”赵山林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7)《长生殿》的主题及其他徐子方 艺术百家2006-09 (8)古典戏曲中杨贵妃形象的演变刘红艳 戏曲艺术2006-02(9)《梧桐雨》和《汉宫秋》的比较研究崔彩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01 (10)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戏曲悲剧性研究明童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3(11)男权语境中的“四大美女”戏曲研究石莉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5

5. 工作计划

(1)2022-11-1~2022-11-10:确定论文选题;

(2)2022-11-11~2022-04-1:课题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3)2022-04-02~2022-04-08:完成开题报告与论文纲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