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审美培养策略研究 ——以统编版教材为中心开题报告

 2024-01-22 10:41:1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在古代,古诗词教学是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语文教学虽然与古代不同,但并没有忽略古诗词的重要性。它作为一种音韵和谐、语词凝练、情感丰沛、意境深远的古文学样式,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能给读者以美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在当下仍需要人们学习传承,其中,语文教学就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诗词审美教学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当下的研究颇丰,由于对象的阶段性的差别,大多学者选择从小学、初中、高中几个阶段层面进行研究论述,且多从审美教学的重要性谈起,注重结合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分析审美教学实践的不足,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策略。如田良臣、董琪的《古诗词教学的边缘化困境及突破》就是从课程追求与教学实践形成了错位甚至出现教学的边缘化现象谈起,指出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进而分析原因,提出基于语文素养的古诗词学习应从三方面入手。也有结合典型作品分析审美教学的方法策略的,如程岭与张永青的《审美素养指向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研究——以杜牧lt;泊秦淮gt;为例 》就是结合七下课例《泊秦淮》的课堂设计,分析其中具体设计的审美课堂的三大环节进行审美教学策略的探究。
而意境的审美教学作为审美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更以策略研究为主,一般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如《情由境生情景交融——浅谈初中古诗词的意境教学》中季守萍是从古诗词意境的特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策略研究,而马丽红的《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意境教学》则是从了解创作背景、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三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研究,康婷在《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意境教学》分析了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关于路径、主体、目标和方法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而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阐述。还有耿怀青的《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策略》以意义分析和教学的现存问题切入,提出从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培养朗诵技巧、引导进行合理想象和启发感受思想情感这四方面着手的改进策略,虽然侧重于古诗词教学的整体教学策略研究,但其中也已有不少笔墨提到了有关意境教学与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研究且有所成。

可见,目前有关初中语文古诗词审美教学的研究以方法论研究为主,尽管已有研究注重结合教学实际问题提出策略指导,但较为全面地结合具体教材与现状分析,进而提出策略研究的研究较少。


研究目的及意义
初中语文古诗词审美教学对于增强初中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品位,提高其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等具有良好作用。然而作为教学中的重难点,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的审美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过分依赖教参、教学模式单一、重记诵轻审美等,影响学生更好的体悟到古诗词的真正内涵。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立足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有利于古诗词教学的科学开展。研究着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法理解古诗词深刻的意蕴,实际是采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此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让学生学会感知、鉴赏甚至创造美,能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正确的去面对人生、品位人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本论文拟从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与发展现状谈起,大致从以下四个培养策略入手进行研究:
一是针对朗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论述,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古诗词教学重视以读串讲,朗读吟诵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其中的音韵美,通过节奏的划分、重音的强调、情感语调的理解等,对学生理解感悟古诗词的意境美也大有裨益,从而开发学生的审美机能。
二是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深刻地感知古诗词的内涵美。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需要学生自发想象,而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审美引导,通过音画结合等方式,充分表达出古诗词的美,使其形神兼备,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了知识空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审美能力。
三是通过立足教材本身,立足古诗词文本,进行必要的背景拓展,所谓知人论世,学生认识作者、把握作品传达的内涵后更利于古诗词鉴赏,并且,抓住题眼、诗眼、关键词句等分析感悟,分别从整体与部分感受古诗词的审美意蕴。

四是可以融入不同读者的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古诗词中,形成共鸣,进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对于部分意境深远、意蕴丰厚的古诗词要允许学生进行自主解读,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上来说,即允许读者对作品的意义将进行发掘填补,因此,教师在古诗词审美教学时,不妨鼓励学生对作品有一些自己创造性的特殊的理解。此外,教学中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锻炼其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审美引导,并佐以相应的古诗词的案例分析,探索意境审美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调查法:搜集整理古诗词意境审美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归纳。


2、例证分析法:深入分析部分经典作品,探索意境审美教学的策略。


3、文献查阅法:通过阅读有关的研究资料,整理出有利于自己研究的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康婷.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意境教学[J].文学教育(下). 2019(12):90-91
[2] 陈凤娟.浅谈古诗词的审美教学[J].中学语文. 2016(21):50-51
[3] 曹霞.吟诵千年情愫,倾诉诗词意境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侧重点分析探索[J].新课程学习(中). 2012(06):138-139
[4] 李佳.基于“核心素养”养成的初中古诗词“情境”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5] 李晓玲.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07):34-35
[6] 纪雨檬.浅谈古诗文的审美教育[J].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05)
[7] 田世福.高中古诗词意境审美教学模式浅探[J].文学教育(上). 2019(05):92-93
[8] 王蜜.以“境”赏析,投石引澜——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21(05):28-29
[9] 吴金华.三国志校诂[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10] 梁建平.试析诗歌意境审美空间的构成及其特征[M].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4):93-96
[11] 叶朗.再说意境[J].文艺研究.1999(3):107-110
[12] 马丽红.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意境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35
[13] 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 赵海燕.意境审美效应的接受美学价值[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30(06):91-92
[15] 耿怀青.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30-131
[16] 李建霞.古诗词教学策略浅谈[J].语文建设,2017(24):6-7.
[17] 赵东华.现代信息技术与古诗词鉴赏[J].语文建设,2013(36):79-80.
[18] 程岭,张永青. 审美素养指向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研究——以杜牧《泊秦淮》为例[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02):31-34.
[19] 张蒙,王维超.韵:古诗词教学之审美追求[J]. 语文建设,2018(18):19-21.
[20] 田良臣,董琪.古诗词教学的边缘化困境及突破[J].教育评论,2017(07):143-146.
[21] 潘涌.积极语用———撬动中国母语教育范式的哲学支点[M]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3:12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时间 主要工作内容
1 2024.10.15——2024.12.23 收集资料,确定选题
2 2024.12.24——2024.1.5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
3 2024.1.6——2024.2.24 完成开题报告
4 2024.2.25——2024.3.10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
5 2024.3.11——2024.4.21 完成论文初稿
6 2024.4.22——2024.5.12 完成论文修改稿
7 2024.5.13——2024.5.26 交定稿, 指导教师审阅论文
8 2024.5.27——2024.6.2 评阅老师完成评阅
9 2024年6月初 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