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の伝統祝日に関する比較研究————中秋と七夕を例に开题报告

 2022-12-05 10:37: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传统节日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众所周知古代日本是从中国吸收先进文化的,包括政治、宗教、建筑等各个方面,当然日本的传统节日也是受中国的影响,但日本文化中也有不同于中国的独特因素。因此,中国和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在传统节日的民俗方面有着哪些相似和不同,值得我们探究。

在中国,周晓波和王晓东(2014)对中日传统文化习俗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而池建新、王越(2012)对日本的传统祝日进行了大致列举。本课题是以中秋和七夕节为例,黄涛、刘魁立(2011)详细记述了中国中秋节的来源与发展,刘宗迪(2013)、汪玉川(2009)则深入研究了七夕节的传说。另外,朱福生(2017)还记录了中秋和七夕的诗词故事。

在日本,还有一些学者对中日的中秋节文化进行了比较,例如時穎紅(2009)。而曹述燮(2010)研究了日本中秋节的来历和习惯,以及李小娇对日本的七夕进行了分析。

本课题通过对中日两国中秋节和七夕节的对比,我们得以了解两国多姿多彩的风俗人情,进一步了解两国节日的相同之处和存在的差异;与此同时,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我们不能脱离国际的轨道,与别国进行文化比较能够使得我们的知识更多元化,拓宽我们的视野。从了解本国到了解其他各国文化,反过来也可以从别国身上了解本国的文化,将两国中秋和七夕进行对比,激起民众感受到外来文化对自身文化的威胁性,提高人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日本的部分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经过历史的融合,加之自己的文化,形成了不同于中国的民俗。本课题以中秋节和七夕节为例,考察中国和日本传统节日的起源和风俗习惯的异同。

首先,本课题从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和发展入手,引出日本祝日。通过一些古诗词或是节目介绍诠释中国人民或是日本民众对传统节日的看法。

其次,分别介绍中国和日本中秋节的由来及习俗,对比其文化意义的异同。从时间,节日气氛以及信仰差异等方面研究讨论两国中秋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七夕节同理。

最后,通过考察分析发现两国中秋和七夕的时间、起源不同,但是风俗习惯方面,又有些相似之处。通过对比,能够更方便更系统的了解日本中秋和七夕的习俗,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差异,探究中日民俗的渊源,促进我们知识的多元化和视野;希望可以激起人们对于自国文化的兴趣,更加重视本国文化的保护与宣传,引起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并加上描述性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

研究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周晓波.王晓东.中日传统节俗比较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池建新.王越.新编日本国家概况[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

第八学期 1- 6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2

7-13周: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3

14-15周: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4

16周或17周: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