シニシズムの視点から見る日本の低欲望社会について开题报告

 2023-10-13 08:56:3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犬儒主义(Cynicism)是个外来词,原意为追求道德,中文里本来没有现成的对应词汇,通常将它理解为讥诮嘲讽,愤世嫉俗,玩世不恭,是一种消极情绪。日本社会自90年代泡沫经济之后,逐渐转变为现在的低欲望社会。(一)最开始是日本学者大前研一(2016)在书《低欲望社会》中的感叹:当前日本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少、老龄化严重、失去大志的年轻人却很多,他们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他把这种现象总结为“低欲望社会”。(二)将日本低欲望社会与国内一些现象相联系的研究:如令小雄(2022)将日本低欲望社会与国内“躺平主义”进行比较,探究其中出现的犬儒主义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宋德孝(2018)分析了青年所奉行的“佛系人生”的存在主义之殇,这是青年借用佛教中的修行和心境来描述自身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有无均可的生活状态与生存态度,与日本无欲无求的低欲望社会类似。(三)低欲望社会对经济消费影响的研究:迈克费瑟斯通(2000)早就将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联系,后现代主义在社会当中体现的就是一种低欲望属性。(四)从犬儒主义出发看待社会的研究:如左路平,吴学琴(2020)现代犬儒主义有着无原则质疑不反抗愤世有意识地虚假等显著特征,将现代犬儒主义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探究其呈现出的新样态。

研究目的:“低欲望”是近年来日本社会的常见现象。最初体现在经济中,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一个“主流”现象,并且多发于年轻人群体。本文将从犬儒主义出发,在观察日本低欲望的社会现象过程中,探究犬儒主义与日本低欲望社会的联系。

研究意义:日本与低欲望社会有关的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课题的意义在于,透过“低欲望”和“犬儒主义”之间微妙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低欲望社会产生原因,同时探讨日本低欲望社会产生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警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在犬儒主义视角下的日本低欲望社会。首先,犬儒主义(Cynicism)是个外来词,原意为追求道德。发展至今其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倾向。接着引出日本学者大前研一《低欲望社会》中对日本低欲望现象的感叹。“低欲望”是近年来日本社会的常见现象。最初体现在经济中,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一个“主流”现象,并且多发于年轻人群体。其次,本文将分析日本“低欲望社会”产生的原因。“低欲望社会”是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放缓后所呈现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日本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陷入的“失落的20年”,自此“M型社会”“下流社会”“格差社会”广泛出现,加之日本阶级固化,没有背景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命运基本不可能,于是他们出现了犬儒情绪来谋求心理安慰,认为平淡的日子也是温和的,而强烈的奋斗行为很有可能是徒劳。日本青年在“低欲望社会”中精神气质的蜕变如同被“阉割”一般弥漫到生育领域,少子化与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日本所谓的“低欲望”,体征失去自信力、动力的青年人,造成日本青年普遍无力化、无欲感。最后,透过“低欲望”和“犬儒主义”之间微妙的相关性,在人群中的多种体现形式,揭示其发展态势与产生的影响。简单探讨日本低欲望社会产生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警示。

预期目标:本课题的预期目标是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犬儒主义和低欲望社会的联系,与目前国内的“躺平”主义相联系,反思日本“低欲望社会”对中国社会的警示,探究中国在这样一种世界性叙事症候下,如何正确应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运用概念分析、文献分析和对比研究三种方法。(1)概念分析:明确犬儒主义的概念,进一步分析其意义演变及对当今产生的影响。(2)文献分析:通过知网等途径查询并阅读相关的论文、周刊和评论,了解日本低欲望社会现状、产生原因及影响。(3)对比研究:将90年代日本御宅文化与当今日本低欲望社会进行对比,探寻犬儒主义和低欲望社会的联系以及影响。通过将中国当下流行的“躺平”“摆烂”现象与日本低欲望对比,探究低欲望社会对中国的警示。

研究步骤:首先在充分理解犬儒主义的基础上,着重理解犬儒主义发展至今的含义变化。其次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日本低欲望社会现状、产生原因及影响。然后探究日本低欲望社会的产生及其存续与犬儒主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分析日本低欲望社会。之后再从不同时期的社会心理、经济状况等方面,探究日本出现低欲望的社会成因,最后综合以日本低欲望社会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等,结合中国现行社会的实际情况,探究中国在这样一种世界性叙事症候下,该如何正确应对。

4. 参考文献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 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38.

[2]粟田房穂.「成熟消費社会」の構想[J].流通経済大学出版会.2002.

[3]岩木秀夫.ゆとり教育から個性浪費社会へ[M].筑摩書房.20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7-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15-18周: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第八学期1周: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