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の変革から見る日本人の文化観――明治時代を中心に开题报告

 2023-10-13 08:56: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中国和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从古至今都有相当频繁的交流。早在中国的隋唐时期,日本就曾大量的学习和借鉴了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国的文化,古代日本文化观的形成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汉字就是联系两国文化之间的纽带。到了明治时期,日本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传统文化的地位动摇,在文化观上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而汉字就是这一矛盾的主要体现。关于明治时期日本汉字改革的相关课题,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对日本人的汉字观及自我认识的研究:如韩冰(2012)通过对明治时期日本知识分子对汉字的改革过程总结了当时日本汉字观的本质:即确立日本之所以为日本的理由。同时,详细解释说明了为什么汉字是启发日本人自我意识的不可或缺的媒介及其不可逃避的影响。(二)对日本人的学习观的研究:如冉秀(2013)论述了随着当时中国的衰弱及欧洲国家的崛起,日本“兰学”兴起,外来语大量涌入日语的同时,汉字被限用。这就是日本典型的向强者学习的传统学习观念,也是日本自上而下的传统学习观念。(三)对日本人汉学观的研究:如方光鋭(2009)通过分析当时日本社会中对汉字废止论与保存论以及对汉学的再认识与批判,得出当时的日本社会都以与以往不同的形式关注着汉字、汉学的结论。不仅汉字汉文的废止运动没有成功,反而还发生了儒学、汉学的复兴运动。

研究目的:本文针对日本汉字及日本人文化观的研究不仅能够详细分析总结日本人的文化观念,对日本的文化的了解更进一步。而且还有利于加强中国人对日本人思想特点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扩大对日本汉字改革的研究范围,对目前日本汉字改革的研究内容进行丰富与补充。

意义:本文从汉字这一中日两国民众都熟悉的要素出发,详细阐述明治时期日本汉字改革的具体措施,分析日本人的文化观,既丰富相关理论的研究,还够能扩宽人们的思维,促使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文化方面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加强双方的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的进步,还可以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加强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对本文研究问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探讨。首先,按研究主线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指出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其次,概况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主要考察汉字在日本发展的历史背景,论述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具体以明治维新时期为研究切入点,因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社会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全体日本人民的思想逐渐开化,东方的传统思想和西方的先进思想在日本发生了强烈的冲突。这些思想的冲突对日本汉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章着重研究明治时期日本汉字的改革过程。本章首先从当时日本各项具体改革措施出发,探讨日本人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与西方传来的先进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着重分析在这些矛盾与冲突之下日本人的文化观在不同观点之间如何选择,不同汉字改革观点对日本人文化观的影响。第四章是本文的主要结论与启示部分。本部分主要将以上观点进行提炼和总结,将汉字改革中对日本人文化观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使读者对日本的文化观有新的理解和认识。此外,本章还会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预期目标:本文的预期目标为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日本人文化观方面的提炼与总结,填补了目前对日本汉字改革相关研究中有关文化性方面的空白。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具体如下:(一)文献分析法:通过知网、万方以及IRDB等多个渠道,搜集汉字改革相关的文献研究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了解已有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本文深入研究日本人的文化观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二)归纳总结法:收集现有与汉字改革相关文献,对其分析理论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提炼出与日本文化观有关的观点。

研究步骤:首先查找并阅读大量的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汉字改革有关的文献和资料,以便对本论文的研究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其次对当时日本社会环境与汉字改革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将文献中与文化方面的相关部分进行引用和提炼。最后对本文进行最后的总结,详细地说明日本人的文化观念。

4. 参考文献

[1]方光鋭.明治期における国語国字問題と日本人の漢学観[R].名古屋大学大学院国際言語文化研究科日本言語文化専攻.2009.

[2]桑田禮彰.『議論と翻訳 明治維新期における知的環境の構築』[M].新評論出版社. 2019

[3]肖平.中日近代汉字改革运动对比研究[J].日本学刊,1996(04):112-12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7-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15-18周: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第八学期1周: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