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转变,晩婚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遍,尤其在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东亚国家,晩婚化趋势尤为明显。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和日本晩婚现象的现状、特征、成因及其社会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应对晩婚现象的合理策略,以期为促进婚姻家庭的稳定和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2.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晩婚现象作为社会变迁的产物,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晩婚现象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一)国内研究现状
3. 三、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一)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中国と日本の晩婚現象について——分析と合理的な対応検討”为题,深入探讨中日两国的晩婚现象。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界定晩婚的概念及标准.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对晩婚的定义也存在差异。
4. 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和日本为研究对象,对两国的晩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1.数据收集.本研究将收集中国和日本相关的统计数据,包括人口普查数据、婚姻登记数据、社会调查数据等。
2.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晩婚现象的文献资料,了解晩婚现象的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5. 五、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文化比较研究.将中国和日本两国的晩婚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晩婚现象的异同,并выявить其背后的驱动机制,以期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2.多维度分析.本研究将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分析导致中日晩婚现象的因素,力求全面、客观地解释晩婚现象的发生机制。
3.提出针对性建议.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婚姻家庭的健康发展,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李春玲.互联网时代婚姻推迟与生育低迷及其治理[J].社会科学,2022(06):47-64 157.
2. 李建新,徐晓新,陈友华.社会转型期我国初婚年龄推迟的结构性成因——基于对“80后”“90后”的实证研究[J].人口研究,2018,42(06):90-107.
3. 张翼.教育与初婚年龄推迟——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发展,2021,27(01):2-1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中国と日本の晩婚現象について——分析と合理的な対応検討开题报告
- 豊臣秀吉の「大日本」の国家構想开题报告
- 東野圭吾推理小説における社会関心开题报告
- 中日女子体育教育に関する政策についての対照研究 ―1868-1912を中心に开题报告
- 『門』から見る夏目漱石の結婚観开题报告
- 日本人の環境保護意識について开题报告
- 从老年痴呆症谈中日两国老年人心理特征及其生活模式;老後の心理特徴と生活様式に関する考察――中日両国の高齢認知症の発病原因から开题报告
- 漢字の変革から見る日本人の文化観――明治時代を中心に开题报告
- シニシズムの視点から見る日本の低欲望社会について开题报告
- 从日剧看女性就业问题—以《我要准时下班》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