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自18世纪晚期女性主义意识觉醒以来,女性主义的发展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女性主义主要表现在女性开始重视自己的思想感受,并开始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以及要求和男性平等。
19世纪末,女权主义运动在美国大范围展开,在这个大背景下,女性主义文学开始慢慢涌现出来,其中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结合自己独特的女性主义光辉,并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进行了《飘》的创作。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重读玛格丽特米歇尔的经典作品《飘》,了解作者的主要思想以及生平,同时观看好莱坞根据该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乱世佳人》。
根据《飘》中的相关女性人物形象刻画和心理描写,并在学术界现存的女性主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相关研究书籍及影视资料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对女主人公及其他女性角色在面对战争或是生活中出现问题时所做的抉择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女性主义在她们身上体现的共同点,比较不同点,从而凸显出女性主义思想在主人公斯嘉丽身上独特的成长变化。
同时在回顾经典中理解感受斯嘉丽在美国南北内战时期所体现的女性独立主义精神,寻求作者主要表达情感。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篇论文将采用对比和归纳研究的研究方法,根据玛格丽特米歇尔在《飘》中的相关女性人物形象刻画和心理描写,并在学术界现存的女性主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相关研究书籍及影视资料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对女主人公及其他女性角色在面对战争或是生活中出现问题时所做的抉择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女性主义在她们身上体现的共同点,比较不同点,从而凸显出女性主义思想在主人公斯嘉丽身上独特的成长变化,更好的完成相关论文研究。
研究步骤:在细致阅读《飘》和欣赏经典影视《乱世佳人》后进行思考,将文中不同时间段列成具体时间轴,同时将主人公斯嘉丽以及其他配角如媚兰等不同形象在面对困难的选择和反应记录在时间轴下从而形成清晰的对比,从而深刻分析女性主义在文中不同角色身上的体现,归纳出女性主义在她们身上表现的共同点从而对比不同点,更为细致的表现出斯嘉丽的身上体现出的女性主义精神成长变化,最后进行总结并完成相关论文研究。
4. 参考文献
[1] 玛格丽特米歇尔.飘[M].李美华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2] 顾韶阳.《飘》中女性价值观浅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4):87-89.[3]高学群.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的人物形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4):48-51.[4] 郝文卿.关于《飘》中斯嘉丽性格的分析与探讨[J].名作欣赏,2019(12).[5] 刘星慧.《飘》中的女性意识浅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1(10):28- 30.报,2009(4):87-89.[6] 魏旭峥.《飘》中郝思嘉的女性主体意识浅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1):143- 144.[7]吴祚安.《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解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2):93- 95. [8] 张天欣.论《飘》的女性意识[J].戏剧之家,2019(5).[9] 赵艳华.《飘》中女性人物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7):48-49.[10] 郑海燕.试析《飘》中女性主义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8(9):134-137.
5. 工作计划
第七学期: (1)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第八学期: (3)1-4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4)5-14周: 学生撰写、修改论文 [11周:交一稿; 14周:交二稿; (5)15-16周: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6)16-17周: 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批阅论文,写出评语,给出建议成绩; (7)17周: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An Application Study of Competency-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o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开题报告
- Strategies for Error Correction Feedback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rammar Learning开题报告
- A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in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of English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开题报告
- Ethical Environment and Ethical Identity: An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of Gone with the Wind开题报告
-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ductive and Inductive Approaches to Junior English Exercise Class Teaching开题报告
-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Anxiety on the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开题报告
- The Effects of Multi-modal Teaching Mode on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Interest in Middle School开题报告
- On the Application of TPR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rainin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开题报告
- A Study of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Thematic Context of “Man and Self”开题报告
-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