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a’s Governance Dis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dges开题报告

 2023-10-13 08:56:4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越发令全世界瞩目。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意识形态、历史传统和文化差异等因素在国际上引发了诸多分歧和误解,被西方许多别有用心的政客所利用,甚至出现了 中国威胁论。例如,在新的肺炎疫情中,一些西方政客故意将疫情政治化、标签化,以此恶意诋毁中国。因此,我国执政话语的翻译传播至关重要,这是国家之间相互了解与沟通的基础与桥梁,与国际政治舆论息息相关,它关乎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传达,关乎着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塑造,关乎着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宣传。我国执政话语的翻译传播的过程,实则也暗含着与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的交锋,出于语言运用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的执政话语在此过程中语义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为了避免执政话语的传播中翻译失误造成于国家形象有损的误解,也为了了解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态度,我们需要格外注重中国执政话语的翻译传播。而模糊限制语,就是深入了解中国执政话语的翻译传播的一个良好切入点。

目前,关于中国执政话语的研究成果丰硕,视角多元,大致有如下几个视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课题收集国外媒体对中国领导人讲话的报导作为语料,自建语料库,以模糊限制语为主要研究视角进行分析,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国外媒体是如何在翻译中国执政话语的过程中,借模糊限制语表明政治立场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国外媒体对中国领导人的讲话的报导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旨在分析模糊限制语视角下中国执政话语的翻译传播。本文将根据Prince, Frader, Bosk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对外媒对中国领导人讲话的报导中各种模糊限制语的频率进行调查,旨在为对比分析提供客观的数据。通过建立两个封闭语料库,每个语料库分别包含十篇外媒对我国执政话语的报导,然后逐一计算,得出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最高的报导和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最低的报导,通过分析研究数据,识别出各类模糊限制语,得到各类模糊限制语的总数和分布,并根据各类模糊限制语的分布情况,对特定类型的模糊限制语所起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本文还应用词的搜索功能。由于某些特定项目的重复,每种模糊限制语类型的相同项目都使用单词标记,所有相同的表达都将被着色,有助于检查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研究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Samuel Gyasi Obeng.Grammatical pragmatics: Language, power and liberty in Ghanaian political discourse. Discourse amp; Society 31.1(2020).

[2]Al-Tahmazi.The pursuit of power in Iraqi political discourse: unpac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opolitical communities on Facebook.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 10.2(2015)

[3]Saul Newman.The Place of Power in Political Discours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5.2(20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15-18周,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第八学期1- 4周: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