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egies for Error Correction Feedback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rammar Learning开题报告

 2024-01-16 17:12: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随着2022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师应明确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而语言知识又是语言能力中的关键。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英语语法知识是语言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我国大部分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Willing(1988)指出,在语言课堂环境中,最受重视的课堂活动之一是由教师纠正错误。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1992)指出,错误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需加以纠正,以便帮助学生更准确地学习标语言,教师能否有效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与效果。

Ellis和Sheen(2011)指出,纠错反馈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口语或书面语中所犯的语言错误所得到的反馈。教师纠错反馈的策略分为直接错误反馈和间接错误反馈。直接错误反馈指的是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直接提供正确的形式。间接错误反馈则指的是教师指出学生所犯错误,但不提供正确的形式。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通常可以得到元语言形式的直接错误反馈,也可以得到重述形式的间接错误反馈。

Carroll和Swain(1993)指出,虽然直接错误反馈比间接错误反馈可能更有效,但直接错误反馈的缺点也存在。由于直接纠错反馈依赖于元语言信息来纠正错误,学生必须理解元语言解释,而没有专业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生可能无法从反馈中受益。另一方面,间接错误反馈可能不针对错误的来源,不利于纠正错误。因此,关于何种纠错策略更为有效的争议一直存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调查某学校初二某班学生使用某种英语语法规则的情况,来确定直接纠错反馈和间接纠错反馈哪个更有利于学习者。拟选择苏州某初中八年级的30名同学参与本次研究,这些学生被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学生在掌握某种语法规则程度山没有显著差异,每组15名同学,平均年龄为14岁。根据实验要求,这两组分别为A直接反馈组和B间接反馈组。当A组在使用某种语法规则出错时,A组学生接受元语言信息形式的直接错误反馈;当B组使用某种语法规则出错时,他们接受重述形式的间接错误反馈。

预期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经过大量搜集和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其中的观点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实验法。3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语法内容相关的判断测试,以了解他们对目标结构的掌握情况。随后两个小组分别接受相应的教学处理,A组在课堂教学时接受元语言形式的直接错误反馈,B组接受重述形式的间接错误反馈。两个小组接受了教学处理后,随后立即进行测试,以了解直接纠错反馈和间接纠错反馈对学生的语法掌握情况产生的不同效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Balwant, P. T. The Meaning of Student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in the Classroom

Context:Lessons from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7, (3): 389-401.

[2] 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M].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

(1)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