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艰难时世》是英国作家狄更斯发表于1854年的长篇小说,故事背景是十九世纪英国社会拔刃张弩的劳资关系,全书围绕资产阶级内部和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两条线索来展开。这是一部经典的反映劳资关系的小说,作者的讽刺锋芒对准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葛雷梗和庞得贝,通过葛擂梗的家庭生活与社会活动的展现,以及庞得贝和工人之间的矛盾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哲学的实质和它的危害性。本文通阅读参考相关文献,聚焦功利主义的角度进行总结概括,深入分析功利主义影响下的人物特征与作品的现实意义。
在FriedrichEngels'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From Personal Observations and Authentic Sources'(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56)一书中,作者基于大量调查结果向人们展示出英国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和劳动条件的艰苦窘迫,强有力的证明了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严峻的剥削和压迫。在这一背景下,小说的批判核心——功利主义主义归属问题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赵国新在'边沁功利主义批判与文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再论狄更斯的《艰难时时世》'(外国语言与文化, 2018)中认为小说反资本主义和反功利主义两条主要线索是相辅相成的 , 因此小说的艺术结构不存在明显偏差。同样,在赵国新' 《艰难时世》与英国功利主义' (学海, 2019)中,通过比较和分析,发现狄更斯对边沁式功利主义的认识是相当全面和准确的,他真正反对的是以边沁为代表的早期英国功利主义,即最大幸福原则、人性自私论与利己主义伦理观、自由放任的经济学思想以及过度的量化倾向,这也反应出作者对当时边沁式功利主义这一主要思想的批判最为强烈。另一方面,一些学者针对批判边沁功利主义和曼切斯特派政治经济学思想这一哲学背景来分析人物性格。在尹德翔'宣示人性精神的持久艺术—重读狄更斯的《艰难时世》' (国外文学,1999)一文中指出《艰难时世》以批判功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为出发点, 目的是坚持人性、宏扬人性。作者提出狄更斯作品中的爱是有着简朴却又强大的哲学作根基,这一观点与王彦军'功利主义的悲剧——重读狄更斯的《艰难时世》'(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一文中分析葛雷梗和庞得贝以及周围人物有相似之处,两位作者均指出功利主义是导致这些人物悲惨命运的根源,以批判边沁功利主义和曼切斯特派政治经济学思想为出发点, 在批判当时流行的功利主义思潮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上述两个主要方向的研究,佟玉华在'资本与理性共谋下的时代悲剧—再读《艰难时世》”(惠州学院学报.,2020)对功利主义是否是造成小说中人物悲剧唯一原因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得出社会现实层面资本与理性的共同作才是其根本原因。小说中葛雷梗和庞得贝之间所谓的友情便是这一观点的形象体现。嗜血资本披上了所谓理性的外衣出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这才是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对于这一观点,赵华在论'《艰难时世》结局的必然性'(青年文学家. 2018)中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即人格结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潜意识与人格理论、本能论、人格发展理论、梦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社会文化理论。其中人格发展与社会文化理论是上述资本与理性共谋的进一步阐释。林雪在2009年以一个新的视角对《艰难时世》进行分析研究,她在她的“从问题小说的艺术形式上分析《艰难时世》”一文中,通过具体事例分析狄更斯是如何在《艰难时世》一书中运用讽刺,悬念和象征手法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综上所述,笔者通阅读参考相关文献发现,以往对《艰难时世》的相关研究主要包含内容视角、理论视角和学科视角三大类别。然而,鲜有学者将功利主义思想与当今社会联系起来研究《艰难时世》。鉴此,本研究从功利主义视角出发,对《艰难时世》中的功利主义捍卫者和受害者的形象进行剖析,试图进一步探寻功利主义文学作品的现实性意义。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工人运动处于低潮时期,狄更斯揭露了资本主义功利主义产生的根源,对受奴役的无产阶级表示深切的同情,应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对于这部作品的社会效果,卢那察尔斯基曾说“这部小说是当时资本主义在文学中遭受的最有力的打击。
本论文将从作品的现实性出发,从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角度重点分析葛雷梗、庞得贝的残酷统治,以及造成露易莎悲剧性格特征形成的社会根源,揭露资本主义功利主义的现象和本质,进一步探讨功利主义在当今社会企业的影响与表现,并针对现实社会企业存在的功利主义这一事实现象,给出自己不太成熟应对性的建议,呼吁当今企业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化的规章制度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从而促进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共赢。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笔者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结合对原著的研读和先前学者的理论研究,通过阅读有关功利主义,资产阶级劳资关系的相关文献材料,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来分析《艰难时世》中葛雷梗、庞得贝、露易莎的人物性格特征产生的根本原因。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简介
4. 参考文献
1.Dickens,.Hard Times[M] .Shnaghai: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98.
2.大卫 洛奇.《艰难时世》的成就所在 [A] .张中载.
3. FriedrichEngels.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 FromPersonal Observations and Authentic Sources[M].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56.
5. 工作计划
1 | 第七学期10- 11周: |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
2 | 15-18周 |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
3 | 第八学期 1- 4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4 | 5-14周 | 学生撰写、修改论文 [11周:交一稿; 14周:交二稿]; |
5 | 15-16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6 | 16-17周 | 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批阅论文,写出评语,给出建议成绩。 |
7 | 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指导老师 |
| 日期:2022年3月4日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An Application Study of Competency-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o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开题报告
- Strategies for Error Correction Feedback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rammar Learning开题报告
- A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in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of English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开题报告
- Ethical Environment and Ethical Identity: An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of Gone with the Wind开题报告
-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ductive and Inductive Approaches to Junior English Exercise Class Teaching开题报告
-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Anxiety on the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开题报告
- The Effects of Multi-modal Teaching Mode on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Interest in Middle School开题报告
- On the Application of TPR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rainin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开题报告
- A Study of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Thematic Context of “Man and Self”开题报告
-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