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托马斯·曼的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中所蕴含的深刻主题——死亡与美的永恒关系。
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象征意象、叙事技巧的细致分析,揭示死亡如何作为一种美学体验,与对美的追求交织在一起,从而展现人类存在困境和精神追求的复杂性。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本细读、比较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结合文学批评理论、美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对《威尼斯之死》进行深入解读。
1.文本细读:对小说文本进行细致研读,关注人物塑造、情节发展、语言风格、象征意象等方面,挖掘作品的深层含义。
2.比较分析:将《威尼斯之死》与托马斯·曼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例如《魔山》、《托尼奥·克뢰格》等,探讨其共同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视角创新:突破传统对《威尼斯之死》的道德批判视角,尝试从美学和存在主义视角出发,解读作品中死亡与美的辩证关系,以及其对人类存在困境的揭示。
2.方法创新:将文本细读与跨学科研究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文学、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作品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解读。
3.内容创新:在探讨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同时,注重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探讨其对现代文明的反思以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启示。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晓路. 托马斯·曼与威廉·巴特:论《浮士德博士》与《威尼斯之死》中的“神话”[J]. 山东社会科学,2020(05):70-76.
[2] 朱立元. “青春”与“死亡”的永恒诱惑——重读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2(05):35-41 126.
[3] 罗良功. 灵魂的放逐与救赎——论托马斯·曼《威尼斯之死》中的酒神精神[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01):130-13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威尼斯之死:永恒之光Death in Venice: Light Everlasting开题报告
- 浅析小说《木马赢家》中的家庭教育Analysis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Novel The Rocking-Horse Winner开题报告
- An Application Study of Competency-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o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开题报告
- Strategies for Error Correction Feedback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rammar Learning开题报告
- A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in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of English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开题报告
- Ethical Environment and Ethical Identity: An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of Gone with the Wind开题报告
-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ductive and Inductive Approaches to Junior English Exercise Class Teaching开题报告
-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Anxiety on the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开题报告
- The Effects of Multi-modal Teaching Mode on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Interest in Middle School开题报告
- On the Application of TPR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rainin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