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19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穷其毕生精力所完成的惟一的一部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发表于1847年。小说出版后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并不为当时的读者所理解,甚至她自己的姐姐夏洛蒂也无法理解艾米莉的思想。然而正是其奇特的情节构思它为艾米莉赢得了经久不衰的声誉。多年来,各国内外的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对于文章进行了解析,以下简要的介绍一下目前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MichelBnzech在她的文章Annales Mdico-psychologiques, revue psychiatrique里有对呼啸山庄的研究。从犯罪学和法医的角度,作者讨论了以下问题:攻击和殴打、绑架和非法拘留、尸体状况、侵犯埋葬地点等。作者通过分析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燃烧的激情,揭示了希斯克利夫患有严重的人格障碍,带有偏执、边缘性和反社会的特征。LakshmiKrishnan和DanielMarchalik在期刊Understanding heartbreak: from Takotsubo to Wuthering Heights中也有对《呼啸山庄》的相关评论。在文中提及,艾米莉勃朗特的描述和医学对心碎的生理理解相隔了近200年。然而即使在今天科学进步的世界里,《呼啸山庄》这样的作品仍然是揭示某些人类状况的必要作品,因为它揭示了人类心碎的原因和过程。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呼啸山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主题、人物及叙事艺术上,对文本的透视也大多运用几种常见的批评方法,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单一导致研究深度的缺乏。对《呼啸山庄》的后续研究可以尽可能地扩大视野,进行多维度、跨学科的探讨。国内学者们挖掘了《呼啸山庄》中的多种主题,包括了悲剧主题,自我认同及人性回归主题,复仇主题,以及哥特主题。同时他们也对小说中人物的性格进行了剖析。《呼啸山庄》的悲剧主题涵盖了希斯克利夫的悲剧、凯瑟琳的悲剧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张薇在《lt;呼啸山庄gt;主人公性格解读》中提到凯瑟琳的悲剧来源于她的永不满足,对爱情的渴望,对财富与地位的追求,最终面临两难的境地而迷失了自我。关于自我认同及回归的主题,马坤在《自我的认同与回归 ——再读lt;呼啸山庄gt;》中从自我认同的角度对男主人公弃儿身份的改变、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分离以及作者本人的“自我”认同观进行了分析,认为人被认同,即社会化与符号化,是人不可抗拒的命运。陈一萍在《希斯克利夫是浪漫主义的英雄还是恶魔 ——论希斯克利夫的复仇》中指出希斯克利夫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会有那样的复仇举动只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影响,他的复仇只是他追求平等、爱情和公正的一种不恰当的方式。除了以上的主题研究之外,还有关于女性意识、夫权社会、童真、善恶、赎罪、爱恨冲突、阶级斗争、性别种族等的主题研究。评论家们则将《呼啸山庄》与国内外众多名著进行了比较研究,如《金锁记》、《家》、《红字》、《德伯家的苔丝》、《简 爱》、《基督山伯爵》等,涵盖了主题、情感、宗教信仰、悲剧性及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叙事风格等方面的比较。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概述小说的创作背景、作者及其主要内容;
(2)介绍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论;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电子数据库获取相关资料,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学习。本文采用举例分析的手法进行分析论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4. 参考文献
[1]Aristotle.Poetics[A].Butcher, S.H.Aristotle’s Theory of Poetry and Fine Art, 4th Ed[C].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55.
[2]Emily Bronte.Wuthering Height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3]Thomas Aquinas.亚里士多德十讲[M].苏隆, 译.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8.
5. 工作计划
第七学期
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第一次面授,进行论文撰写的前准备。
16-20周: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提交参考文献目录,拟草开题报告。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An Application Study of Competency-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o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开题报告
- Strategies for Error Correction Feedback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rammar Learning开题报告
- A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in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of English Read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开题报告
- Ethical Environment and Ethical Identity: An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of Gone with the Wind开题报告
-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ductive and Inductive Approaches to Junior English Exercise Class Teaching开题报告
-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Anxiety on the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开题报告
- The Effects of Multi-modal Teaching Mode on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Interest in Middle School开题报告
- On the Application of TPR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rainin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开题报告
- A Study of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Thematic Context of “Man and Self”开题报告
-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