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中的死亡意识 Death Consciousness in A Farewell to Arms开题报告

 2024-06-27 20:01:04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冲击。

战争的残酷现实、传统价值观的崩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都构成了海明威作品中挥之不去的主题。

《永别了,武器》作为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描绘了战争背景下人性的挣扎与迷失,以及对爱情、死亡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自出版以来,《永别了,武器》一直是海明威研究的重要对象,学界对其主题、人物、创作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

关于“死亡意识”这一主题,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永别了,武器》中的死亡意识进行深入探讨:

1. 主要内容

1.战争的残酷与死亡的阴影:分析作品中如何通过对战争场景的逼真描绘和对士兵心理状态的刻画,展现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死亡的无处不在,从而揭示死亡意识产生的社会根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和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展开。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专著等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学界对《永别了,武器》以及海明威死亡意识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文本细读法:对《永别了,武器》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关注作品中与“死亡意识”相关的关键情节、人物对话、意象运用等,并结合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语境进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1.将“死亡意识”置于战争的残酷现实和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时代significance。

2.深入挖掘作品中“死亡意识”的多重意蕴,不仅将其视为战争的负面影响,也将其解读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虚无的反抗。

3.结合海明威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理念,分析“死亡意识”在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其对海明威创作风格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肖曼。海明威与死亡意识[J].池州学院学报,2023,37(02):89-93.

[2] 张乐,刘建军.虚无主义视域下的存在困境与超越——重读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J].电影评介,2022(24):114-117.

[3] 彭宁.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主题[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11):241-24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