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诗歌翻译的创造性–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开题报告

 2024-07-06 23:07:44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美国意象派诗歌代表人物埃兹拉·庞德在其诗歌翻译中所体现出的创造性。

以庞德翻译的中国唐代诗人李白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英译版本为例,分析庞德如何运用其独特的翻译理念和技巧,在保留原作神韵的同时,融入自身的理解和创造,赋予译作新的艺术生命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专著等文献资料,了解庞德诗歌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2.文本分析法: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原文及庞德译本进行细读和分析,解读文本的深层含义,并结合庞德的翻译理念和技巧,分析其翻译的特色和创造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将庞德诗歌翻译的理论研究与其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翻译实践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庞德诗歌翻译的创造性。


2.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庞德译本的独特性和艺术价值,以及其对中国古典诗歌外译的影响。


3.在研究方法上,将文本分析与跨文化研究相结合,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探讨庞德诗歌翻译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晓路.庞德意象主义翻译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9.

[2] 庞德.神州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3] 张龙妹.意象·文化·诗性——庞德译《诗经》研究[D].苏州大学,20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