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Think Tanks开题报告

 2022-12-22 11:53: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近年来为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而提出的国际倡议。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高度关注。虽然越来越多的海外智库和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支持并持肯定态度,但是一些海外学者和智库在认知上对“一带一路”倡议还存在偏差。其中,不少欧美智库在有关“一带一路”倡议话语中,不断对外渲染“一带一路”存在诸多风险,对“一带一路”的有效执行表示焦虑和疑惑,运用隐喻,模糊修辞等的语篇语用策略引导国际舆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国的决策。

    近年来,欧美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一般关注制约政治和外交话语,以及新闻报道的社会文化或意识形态的语境因素,而很少通过语言学角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话语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拟欧美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话语建构分析,运用趋近化理论,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以弥补这方面之不足,进一步探索“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并为未来的提升给予启迪。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了解并收集“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报道及语料,通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智库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分析,结合语料库与批评话语分析方法, 自建专题语料库。关注和发现外交、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等的问题,及时掌握欧美各国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动态,挖掘其隐藏的话语策略和目的。当前虽然已经有不少国内外学者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但从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的却很少,这说明此课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创新性。

    论文框架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运用运用趋近化理论,并借助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从空间趋近,时间趋近,价值趋近三个维度进行研究。

    研究步骤:

    1)梳理国内外有关“一带一路”倡议话语的研究成果,了解研究现状和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Liu W. Dunford M. amp; Gao B.A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rom neo-liberal to inclusive globalization.[J]. Geogr. Sci. 2018(28),:199–1214.

    [2]Julia Bird,Mathilde Lebrand,Anthony J. Venables.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 in Central Asia?[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20:144.

    [3]FENG Jing(冯静).传播学视角下发展战略新闻报道研究——以中俄两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报道为例[J].新闻传播,2018(24):15-17 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序号起迄日期 工作内容

    1第七学期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和导师见面讨论

    2第七学期15-18周 根据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