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入口的食物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表现在食物的品质上,也体现在食物运输配送的速度上。苏州位于长江流域,江苏东南部,有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优越环境,拥有太湖、阳澄湖等水产品丰富的湖泊。苏州有着农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国际化的不断推进,苏州农业也由原来的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传统的供应链模式已不能满足苏州现代农业的高效发展,苏州农业现代供应链急需更加健全的措施来构建完善。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物流技术获得了巨大发展,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供应链模式的创新与进步。对于农业,也带来了更多的技术与创新,出现了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精准农业等更多新兴的农业模式,构建农业现代供应链是大势所趋。
传统的农业供应链环节较多、流程复杂,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效率低,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农户对于市场没有完整的把控度,对于农产品的价格无法准确定位,导致收入不高,从而也会导致农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少,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农产品的运输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极易造成大量损耗,到达客户手中的农产品也会有损坏的问题,因此供应链流程急需调整完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根据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阐述农业现代供应链的内涵,分析传统农业供应链与现代农业供应链的区别以及农业现代供应链的流通模式。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苏州农业以及供应链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同时与上海、杭州、南京、无锡、合肥等地理环境和农业环境相似的城市在农产品产量、产值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出目前苏州农业及农业供应链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结合国内外农业现代供应链的发展经验,为苏州农业现代供应链的构建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同时调查苏州因特殊的环境而产生的特色农产品,如苏州西山枇杷、洞庭山碧螺春茶等,打造苏州特色产品路线,发挥品牌价值,为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思路。除此之外思考农业现代供应链发展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保障农业现代供应链构建完善。
通过课题研究,直观系统的了解苏州农业现代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同时基于竞争理论的比较分析关联方法探索与苏州地理环境、农业环境相似的城市在农业现代供应链发展道路上的问题与经验,在分析数据、参考专家意见、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苏州构建农业现代供应链的有效措施,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农业现代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将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实际统计数据与专家经验,围绕苏州构建农业现代供应链进行探讨。
(1)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通过大量阅读及研究国内外农业现代供应链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经验,结合苏州农业供应链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苏州农业供应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经验和方法的可行性以及苏州农业存在的特殊性,为苏州农业现代供应链的构建发展提出合适的建议和措施。
4. 参考文献
[1]关利欣,梁威,马彦华.现代供应链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国际贸易,2018,NO.440(08):40-45. 2018.08.007.
[2]刘振中.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优化农村现代供应链与扩大农村内需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22(06):152-160.2022.06.006.
[3]林家琦,程兵.积极构建农业供应链体系[J].浙江经济,2019(12):20-2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2024学年第2学期,第1-4周,收集相关资料,申报课题,下达任务书
2.2024-2024学年第2学期,第5-8周,前期研究
3.2024-2024学年第2学期,第9周,开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