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失灵的内在成因与破解路径:以电子废弃物EPR为例开题报告

 2024-08-12 21:03:26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电子废弃物,指的是已经失去使用价值或者被淘汰的含有有害物质的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其数量庞大且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电子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积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旨在将电子产品生命周期责任延伸至生产者,促使其在产品设计、生产、回收和处理等环节承担环境责任,减少电子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电子废弃物环境规制和环境规制失灵是国内外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电子废弃物环境规制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电子废弃物EPR为例,从市场机制、政府监管、企业责任和公众参与等多个视角,深入分析环境规制失灵的内在成因,并探索相应的破解路径。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电子废弃物EPR制度实施过程中市场机制的缺陷,例如信息不对称、外部性问题、市场竞争不充分等,以及这些缺陷如何导致环境规制失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案例分析、比较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电子废弃物环境规制失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1.文献资料收集阶段: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电子废弃物环境规制、环境规制失灵、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框架。

2.案例分析阶段:选取典型的电子废弃物环境规制失灵案例,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环境规制失灵的表现形式、内在成因、影响因素等,为本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创新性: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环境规制失灵理论与电子废弃物EPR制度实践相结合,从市场机制、政府监管、企业责任和公众参与等多个视角,对电子废弃物环境规制失灵的内在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突破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视角的局限性。

2.研究内容的创新:在分析环境规制失灵内在成因的基础上,将从完善市场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强化企业责任、引导公众参与等方面,构建破解电子废弃物环境规制失灵的综合路径,以期为电子废弃物EPR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更加全面的政策建议。

3.研究方法的创新: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案例分析、比较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电子废弃物环境规制失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彭水军,李佳,邵帅.中国环境规制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12):99-107.

[2] 谢丹,蔡涛,刘晶.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级工业行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1,41(06):2857-2868.

[3] 陈文颖,李欣,王立军.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规制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01):117-12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